但在世界地圖上,“IBM群島”永遠也無法找到,因為它們只存在于互聯網。
不僅IBM,每個企業和培訓機構如今都能做到,前提是注冊加入一個名為SecondLife的在線三維“世界”,或者今秋登陸其中國版:HiPiHi。
在互聯網越來越寬、電腦三維越來越逼真的今天,一個用比特流和像素搭建的“世界”正呼之欲出。培訓與學習,何不走出放滿桌椅和投影儀的教室?
這種現實世界的“鏡像”無論版本如何,有一點是相通的:個人或企業以自己的三維化身生存于這個虛擬世界,創造并享受現實中的一切可能,甚至有望實現種種不可能——由此,E-Learning2.0不再遙遠。
在互動中培訓
2006年10月,HiPiHi公司剛從擁擠的公寓搬入中關村附近的新辦公室,產品仍在開發測試階段。一位國內民營培訓機構的老板拜訪了這家還不知名的公司,親身體驗后他興奮異常。
“以前培訓受制于區域、人數,后來有視頻教學,卻失去了教學的一個基本元素,就是學生與學生、老師與學生之間的現場互動。”
HiPiHi創辦人許暉表示,令這位業內人士驚喜的是HiPiHi可以保留傳統E-Learning的優勢,同時彌補其先天缺陷。
正如E-Learning1.0通過錄像機、衛星傳輸或閉路電視實現遠距離學習,在SecondLife或HiPiHi,不同地區的學習者也可以同時來到某個島上或山中的虛擬課堂,接受包括視頻在內的多媒體培訓。
E-Learning2.0優于1.0之處在于,身處像素建構的虛擬世界,現場互動“氛圍”可以近乎零成本地實現。無論師生,每個人的三維化身都可以走到一起來,“舉手”發表不同意見,或者“面對面”討論自己對培訓內容的理解。
為實現互動,E-Learning1.0則需不菲的視頻通訊成本,或者滿足于并不充分的單向溝通。而以SecondLife、HiPiHi為代表的新一代三維網絡社區,用戶只需一臺連上寬帶的電腦就可以實現成本更低、效率更高的互動,并像現實中的交談一樣隨意進行。
至于平臺本身的成本,包括服務器、帶寬和研發,許暉透露“投入的邊際成本曲線肯定下降”,成本逐步減少,而來自廣告、交易傭金、無線增值等方面的收益將逐步跟上。
SecondLife或HiPiHi,正以性價比更高的互動平臺讓人人成為主角,也滿足著E-Learning2.0的首要原則:“以學習者為中心”。
在創造中學習
該平臺與網游形似而神離,區別就在于允許每位參與者的二次創造。在創造中,人人都是學習者,而且學習無時不在、無處不在。
“第一,你是造物主,叫民主;第二,你擁有你創造的所有權,叫民有;第三,你分享自己的繁榮,叫民享。”許暉總結了此類虛擬世界的三大法則。HiPiHi賦予“居民”創造與交易的自由,并將“合法私有財產”保護到底。同樣,來自美國林登實驗室(LindenLabs)的SecondLife正以此激發起數以百萬計“居民”的熱情與潛能,讓他們在學習中創造、在創造中學習。
從技術而言,創造并不難。SecondLife的居民需要掌握一套類似C語言的三維構建工具。HiPiHi則順應中國國情,技術難度逐步遞增,初級階段只需用鼠標即可建起屬于自己的別墅。因此,創造的關鍵在于創意。
一個廣為人知的創意,或者說是生意,是德籍華裔女教師AnsheChung在SecondLife建立的虛擬房地產公司。通過買進虛擬土地,然后以三維技術“繪制”山川、綠地、湖泊等自然景觀及各式建筑,再加價售出,她已經成為現實世界的百萬富婆。而在2003年她和丈夫以10美元注冊時,她只是一名對技術和商業一無所知的語言教師。
既然市場經濟的前提,私有產權與等價交換并存于“虛擬世界”。曾經的財富故事如何不會重演?從零開始的工商管理學習,其實伴隨著每位“居民”的創造與交易。
E-Learning2.0的倡導者JayCross將其稱之為“工作流學習(workflow)”,即學習出現在任何人從事的任何事情中。無疑,SecondLife與HiPiHi為一向強調實踐經驗的管理培訓提供了一個可以重來的絕佳平臺。其中,學習與致富不是相互矛盾,而是相互促進。
從平臺起步
“想象力是沒有邊界的,我們并不能指導。只要給用戶自由度了,他們會去想。”對于該平臺中企業內訓與培訓機構的前景,HiPiHi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許暉稱無法預測。
林登實驗室CEO羅斯戴爾(PhilipRosedale)也表達了類似觀點,“在SecondLife中,第一天你就可以得到自己想要的任何東西。但真正有趣的是,你在第二天會做什么。”
無論是SecondLife還是HiPiHi,它們都為E-Learning2.0提供了適宜的平臺。互動性與創造性的背后,是此類平臺無限可能的開放性。
一是在線課程。哈佛法學院與哈佛進修學院在SecondLife已開設名為CyberOne的課程,師生可隨時隨地互動學習,并調閱虛擬圖書館。校方認為“SecondLife給課程參與者提供的環境使得學校能在不同距離的學生間創建良好的社群氛圍,也為參與者提供了非常豐富的與講師、其他參與者直接溝通的媒體”。
二是虛擬校園。林登實驗室的社區經理JohnLester在SecondLife創建了一處“校園島”(CampusIsland),免費供教育機構教學之用。至今已經有五十多家大學機構進駐。以在線MBA課程聞名的U21G,已在虛擬世界買下一塊專屬小島,讓遍布全球的學員與教師增進交流。
三是內訓基地。不僅是IBM,服務全球一流品牌的科聞100公關公司,也在此開展員工培訓,并通過組織虛擬社會中的公關運動以提升員工能力。此外,知名廣告公司LeoBurnet也在建設一個“創意港灣”,讓全球雇員在此交流、分享、提高。
一切還在起步階段,管理培訓具體如何兌現E-Learning2.0,還需企業與培訓機構的多方嘗試。SecondLife或HiPiHi正是這樣一個值得播種的新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