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我國三農工作重心已經從脫貧攻堅歷史性地轉移到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全面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深度、廣度、難度都不亞于脫貧攻堅,必須以更有力的舉措,匯聚更強大的力量來推進。這就要求我們,農業農村的投入力度只能加大不能減弱。要在財政金融政策總體穩定的基礎上,從集中支持脫貧攻堅轉向鞏固脫貧攻堅成果與全面推進鄉村振興。今年中央財政下達銜接推進鄉村振興補助資金規模比上年原中央財政專項扶貧資金增長7%,體現了扶貧資金向支持鄉村振興銜接,并確保穩定增長的原則。在此基礎上,構建更高水平的財政金融體系支撐鄉村振興。
形成財政優先保障、金融重點傾斜、社會積極參與的多元投入格局,投入力度不斷增強、總量持續增加,這是構建鄉村振興投入保障體系的總體目標。具體而言,從中央到地方,要確保財政投入逐年增長,并與財政資金績效考核等掛鉤。同時,引導金融和社會資本更多流向農業農村。農業農村部連續兩年印發社會資本投資農業農村指引,鼓勵社會資本投入現代種養業、現代種業等重點產業和領域,對各地構建重大項目平臺、引導各類要素互相融合提供了明確指導。要切實改善投資環境,創設有吸引力的優惠政策,吸引社會資本下鄉。
要拓寬融資渠道,創新融資手段。確保土地出讓收入用于農業農村的比例穩步提高、規模持續擴大,成為農業農村投入增長的重要渠道。用好地方政府專項債這個政策工具,總結各地鄉村振興專項債的好經驗,盡快出臺標準化規范化操作指引。打通基層金融信貸難點堵點,利用好農業農村部開通的新型農業經營主體信貸直通車,盡快建立新型經營主體信用體系,切實幫助其破解融資難題。
要加強精準投入,提高資金使用效率。聚焦國家糧食安全和鄉村產業發展,加大對高標準農田建設、農業全產業鏈等重點領域支持。聚焦農村人居環境持續改善,確保當前在農村推進的鄉村建設行動等重大項目有充足的資金保障。聚焦提升農民生活品質,推動農村數字金融建設和普惠金融落地。
匯聚更強大的力量推進鄉村振興,需要更強有力的投入做保障。要聚眾之力,廣辟通衢,讓更多資金流入三農“洼地”;要瞄準需求,務實創新,讓真金白銀的投入轉化為實實在在的質量效益提升。構建起主體多元、機制完善、渠道暢通的三農投入保障體系,打牢堅實的物質基礎,不斷推動鄉村振興戰略的切實實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