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化組織領導。按照國家下達的2021年糧食生產目標任務,河北及時分解下達各市,落實到鄉村和作物,制發《2021年全省穩定糧食生產工作方案》,明確重點內容,完善工作機制。扎實推進糧食安全黨政同責,將糧食生產目標任務列入政府工作報告和對市縣鄉村振興戰略考核重要內容,層層傳達壓力,調動各級各方面種糧積極性。
加強政策支持。認真落實國家糧食生產支持政策,嚴格落實國務院關于堅決制止耕地“非農化”、防止“非糧化”要求,推動土地流轉規范化管理,鼓勵耕地優先向從事糧食生產經營主體流轉。加強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培育和生產托管服務,全省農業生產社會化服務組織數量發展到3.06萬家,服務面積達到2.1億畝次,服務糧食作物面積占比達到80%左右。開展高標準農田建設“質量年”活動,大力推動高標準農田建設“提速、提標、提質”,新增建設高標準農田400萬畝。
強化科技支撐。發揮小麥等省級產業技術體系創新團隊和農業創新驛站作用,加強種質資源創新,大力推廣優質高產新品種、種子包衣、精量播種、配方施肥、病蟲統防統治等配套技術。制發小麥春季麥田管理技術建議,組織5620個春耕春管服務隊,深入基層一線開展包聯服務,實現村級全覆蓋。開通專家服務熱線,利用電視、遠程視頻、農技云平臺、農村“大喇叭”、微信公眾號、手機APP等新型信息傳播形式,及時解答農民技術問題。
著力推進高質量發展。加強優質小麥產業集群建設,帶動全省優質強筋小麥面積發展到456萬畝,比上年增加51萬畝。統籌推進穩糧與節水,推廣抗旱節水小麥品種50個,新增小麥節水品種及配套技術138萬畝,累計達到3300萬畝,實現種植區全覆蓋,小麥澆水次數普遍減少1次-2次,畝節水50立方米左右。扎實推進化肥減量增效,以精準施肥、有機肥替代、轉變施肥方式、新型經營主體帶動為重點,大力推廣測土配方施肥、機械施肥、統配統施等節肥技術,小麥測土配方施肥實現全覆蓋。
全力做好防災減災。制發防災減災應急預案,全力抓好小麥病蟲害防控,實施防治面積8117.4萬畝次,做到不成災、不受害。加強預警和會商研判,及時下發災情預警信息,指導農民科學防災減災。
充分發揮農機作用。組織調運200萬臺農業機械投入夏收夏種作業,小麥機收率達到99.7%,再創歷史新高。制發小麥機收減損工作方案,加大縱軸流式小麥收割機以及機收輔助駕駛、作業實時監測等智能作業推廣力度,提升機收科技水平和機收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