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輟保學,首先要上“基本的學”
教育扶貧,包括兩個層面的含義:第一個層面就是要上“基本的學”,要控輟保學,也就是義務教育有保障;第二個層面則是進一步接受更好的教育,畢業后順利就業,從而實現阻斷貧困代際傳遞的目標。
青海著重做的就是第一層面的工作,要讓農村適齡兒童都能接受九年義務教育。數據顯示,截至2020年9月15日,全國輟學的學生由上一年的約60萬人降到2419人。2019年,我國小學的凈入學率達到99.94%,初中階段毛入學率達到102.6%。
而在把孩子們都“勸”回到學校后,相應的其他工作也都要跟上。
比如教育資助。目前,我國已基本實現了資助全覆蓋。“兩免一補”已經順利實施:“兩免”是指對所有的學生免除學雜費、免費提供教科書;“一補”是指對家庭經濟困難的學生進行生活補助,特別是為住校的學生提供生活補助。另外還有營養餐,目前每年有大約4000萬農村中小學生享受營養餐補助,覆蓋到所有的國貧縣。
建好校園,改善貧困地區辦學條件
初冬時節,內蒙古新右旗第一小學校園里朝氣蓬勃,下課鈴一響,孩子們三五成群地沖到操場上盡情玩耍,一片歡聲笑語。該旗2017年至2020年共投入2630萬元,為各中小學配備觸控一體機、錄播教室、創客教室,教育信息化邁上新臺階;新建了4所義務教育學校的學生宿舍淋浴室;改造了兩所初中6間物理、化學、生物實驗室,新建兩間數字化地理教室,新建3間小學科學教室,確保學生不僅“有學上”,還要“上好學”。
“教育扶貧工作開展以來,學校的基本設施有了很大改善,學生的學習環境更加優越,能夠接觸很多新鮮事物,學生受益很多。”新右旗第一小學副校長永霞說。
據統計,2013年至2019年,我國貧困地區新建改擴建校舍面積約2.21億平方米。前些年大班額、超大班額較多,到目前56人以上的大班額比例已降至3.98%,66人以上的超大班額基本消除。同時,這幾年“特崗計劃”招聘了大約95萬名教師,覆蓋全國約1000個縣,覆蓋學校約3萬所。
“職業教育+高等教育”搭建貧困學生成才通道
如今在南京汽車有限公司工作的陳旭,如果不是有機會到河北阜平職教中心上學,他將還在家里放羊。2016年,陳旭從內蒙古烏蘭察布市商都縣初中畢業,中考分數低,上不了普通高中。陳旭決定不給家里增加負擔,要拿起父親的放羊棍去放羊。這時,初中班主任登門帶來了阜平職教中心汽車專業招生的消息,并對陳旭父母說:“你家是建檔立卡貧困戶,可以享受‘三免一助’政策,不僅上學不花錢,國家還給補助。”聽到這些,陳旭的媽媽流著眼淚,一個勁兒地念叨國家政策好。
如愿入學的陳旭也很爭氣,2019年畢業后,他憑優秀的專業成績被南京汽車有限公司聘用,每月工資5000多元。上班后第一個春節,陳旭回到家把掙到的2萬元交到媽媽手里。那一刻,他的媽媽又一次眼含熱淚,高興地說:“這么多啊!這么多。”
在順利完成義務教育階段的學習后,再盡可能去接受更高層面的教育,比如職業教育、高等教育,以實現個人及家庭的巨變,這是教育扶貧第二層面的含義。
從量上看,目前全國共有職業學校1.15萬所,在校生2857.18萬人;中職招生600.37萬人,占高中階段學生的41.70%;高職(?疲┱猩483.61萬人,占普通本?茖W生的52.90%。
從質上看,全國職業學校每年培養1000萬左右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在現代制造業、戰略性新興產業和現代服務業等領域,一線新增從業人員70%以上為職業院校畢業生。同時,職業院校70%以上的生源來自農村,千千萬萬家庭通過職業教育實現了“擁有第一代大學生”的夢想,“職教一人、就業一人、脫貧一家”成為阻斷貧困代際傳遞見效最快的方式。
在職業教育領域,同樣也有“東西協作計劃”。在職業教育方面,也存在東部相對發達、西部相對欠發達的情況。為此,教育部實施了職業教育東西協作計劃,讓東部的職業教育集團來幫扶西部。一是幫助建立實用的專業,目前已建成600多個專業。同時,在西部設立實訓基地,東部地區選派專業技術人員支援西部,東西部師資力量共同在實訓基地培養學生。二是讓欠發達地區或者貧困地區的學生能夠到東部地區接受優質職業教育,東部地區職業教育條件、水平比較高,教學質量高,學生畢業后也更有可能在當地就業,充分發揮東部的產業優勢。
近年來,教育部門還專門實施了農村和貧困地區招生專項計劃,現在每年招生10萬人。黨的十八大以來,有近450萬建檔立卡學生在高等學校讀書或者已經畢業,成為家庭脫貧和社會建設的“頂梁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