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48歲的郭紹輝是中國鐵路沈陽局集團有限公司的一名工作人員,2018年5月他主動請纓來到偏遠的艾家村擔任駐村第一書記。“我在城市長大、學習、工作,需要補上農村這一課,這樣我的人生才更豐富,在這里每天跟村民們一起工作生活,種著果樹欣賞著大架子山風景,覺得這樣的人生很有成就感。”郭紹輝說。
“村里必須幫我們解決艾家溝和田家溝道路坑洼的問題,要不然我們的蘋果運出來費勁不說,一路的顛簸,蘋果互相擠壓就都不值錢了。”2018年5月,郭紹輝第一次來到艾家村報到,就看到了情緒激動的村民。經過交談郭紹輝了解到,艾家村以山地居多,村民家中或多或少都種植了一些蘋果,因為道路年久失修,路上都是“炮彈”坑,蘋果就怕顛簸,正常可以賣到1元錢的蘋果,磕碰了就只能賣到2毛錢,經濟損失很大。
“我的老本行就是修路,所以我當時就表態,要幫大家把路修好,就算不能一次性鋪上新路面,也能保證大家今年的蘋果都完整運送出來。”郭紹輝說。說干就干,郭紹輝到艾家村的第一項工作就這樣開始了,郭紹輝帶領著村民們僅用了3天的時間就把村路上的“炮彈”坑給解決了,村里8000畝的蘋果被完好地運送了出來。
艾家村是下二臺鎮最遠的一個村,村里80%的土地都是山地,村民開荒種植玉米非常普遍,但是因為和政策有沖突,大家都是偷偷摸摸地種,產量也不高。了解到這種情況后,郭紹輝開始和村民探討種植經驗,尋找可以合理種植又能增收致富的方法。經過一段時間的實地考察和學習,郭紹輝發動村民開始退耕,種植經濟效益更好的雞心果。為了鼓勵大家的種植熱情,只要1畝山地的果樹成活率達到80%以上,前兩年沒結果時,每棵樹每年能得到5元錢的補助,而且果樹之間的區域還能種植黃豆,這樣就產生了“1+1”的效益。2018年底,艾家村成立了昌圖縣綠野果樹種植專業合作社,農民的收益也逐年增加,致富勁頭也越來越足。
2019年4月份,郭紹輝所在沈陽局集團有限公司要在艾家村緊鄰的雙廟子鎮開展工程施工,于是郭紹輝向單位申請了用工名額,讓艾家村不能外出打工的村民有掙錢的機會。回村后,郭紹輝把消息告訴大家,每天工資為100元,工作時間是早上6點到中午11點,既不耽誤照顧家又能掙到錢,大家都紛紛報名。兩個月的工期,艾家村村民共參與工程建設達到1200余人次。
現在,艾家村的發展勢頭很好,村內的大架子山旅游風景區也已經正式對外開放,2020年一年接待游客上萬人次。為了繼續擴大村集體經濟的收益,郭紹輝還自己出資3萬元,在艾家村試驗種植了刺嫩芽等山野菜。“只要我這個想法成功了,就讓村民們都加入進來,依托大架子山景區把山野菜賣給游客,收入又會提升很多。”郭紹輝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