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學生"變成群眾喜愛的"村官"
2008年剛邁出大學校門的李鵬,帶著心中的夢想,成為一名大學生"村官",被河津市委組織部分配到小梁鄉伯王村任職。經過兩年的艱苦磨練和不懈努力,如今,他已由一名不懂農村工作的"洋學生"變成群眾喜愛的"村官"。
上任之初,李鵬青春激揚,滿腔熱情,一心想在廣闊天地里描繪出一幅美麗的畫卷,但卻遇到了村民冷漠的態度和干部不信任的目光。面對這些,李鵬主動登門拜訪老黨員、老干部,虛心向他們請教農村工作經驗,并深入農戶,和群眾促膝談心,了解他們的困難和需求,傾聽他們的意見和建議。他真摯誠懇的態度和深入細致、求真務實的工作作風,贏得了大家的理解和信任。
在農村這片廣闊的田野里,李鵬正描繪著人生最美的圖畫。
從"村官"到"小老板"
畢業于山西師范大學的馬國飛,曾是僧樓鎮人民村的大學生村干部。兩年后他終于實現了自己的創業夢想,辦起了精誠鈣業有限公司。
2009年,由于受金融危機沖擊,許多在企業上班的村民失業在家。馬國飛根據村里閑置工業用地多,煤氣資源豐富,石灰石資源便利等有利條件,再加上政府扶持大學生"村官"自主創業的政策優勢,他決定創建高鈣灰廠?紤]到獨自創業勢單力薄,影響力也小的現實,他便與村委會其他成員商量,結成了三人合作伙伴。在該村村委會的大力支持幫扶下,他們終于與眾鑫貿易公司達成合作協議,成立了河津市精誠鈣業有限公司。為20多個村民解決了就業問題。目前,為了響應河津市發展循環經濟、低碳經濟積極推進二次創業的號召,他又籌措資金,為下一步擴大生產規模做準備。
開個商店做起"買賣"
"我就是通過參加創業培訓班,才開始走向創業之路的。"河津市"百舍"家居飾品店店主閻剛高興地說。
今年27歲的閻剛是河津市僧樓鎮閻家洞人,2006年畢業于天津輕工職業技術學院。先后在天津、北京、西安等市從事室內裝潢業,但都不理想。去年5月,當他得知河津市出臺的大力支持創業政策時,就報名參加了該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舉辦的創業培訓班。結業后,他再次選擇了室內裝潢后期配備各種家居飾品這個行業,并于去年7月在溫州步行街開了一家"百舍"家居飾品店。在經營過程中,他廣印名片、宣傳單,發往各住宅小區,同時在互聯網上開起網店,免費為顧客送貨、上門服務。目前,"百舍"的規模雖然不大,但在一些小區已小有名氣。
專業對口也同樣能燃燒激情
"只要專業對口,能夠發揮才干,到哪里都一樣。"大同大學應用化學系畢業生劉超高興地說。今年,他抱著試試看的想法,應聘到津津化工有限公司,找到了與所學專業對口的研發工作。
在河津市,像劉超這樣的即將畢業的大學生還很多,畢業后到哪里就業,是否能對口就業,是他們十分關注的問題。今年的河津市經濟工作會議為他們就業、創業帶來了福音:政府每年將拿出500萬元,用于到規模以上民企就業的高校畢業生上養老保險和醫療保險。于是,大學生們轉變觀念,積極到民企去尋找就業機會。
2008年畢業于太原理工大學自動化專業的米平,畢業后因找不到工作十分苦惱。這次他也到民企應聘,在三聯集團找到了與自己專業對口的崗位,心里非常高興。
同樣,大學生到民企就業,也大大增強了他們二次創業的能力。津津化工有限公司董事長柴倬說:"要提高民企的整體水平,不研發新產品是不行的。只有吸引到具有專業知識水平的大學生,才能通過研發提升產品檔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