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25歲的戴蘭蘭畢業于江蘇大學機械電子工程專業。2008年9月,她來到姜堰市沈高鎮,任雙星村黨總支副書記。雙星村是沈高鎮“生態農業專業村”,培植的“雙禾”牌西瓜在市場上名聞遐邇。在戴蘭蘭的建議下,該村提出了“打造全市高效農業第一村”的口號,引導農民大力發展大棚蔬菜。
“一個大學才畢業的小孩子,能帶領我們致富嗎?”剛到雙星村工作,許多村民都在暗地里議論。
面對村民的質疑,戴蘭蘭沒有氣餒,她決心自己領辦兩個大棚種植“示范田”,用實際行動證明給大家看。
戴蘭蘭找到村黨總支書記沈昌寬,請他幫助自己流轉4畝土地用于發展大棚蔬菜。“你剛從學校畢業,學的專業又不是農業,能行嗎?再說,搞大棚蔬菜很苦的。”戴蘭蘭笑笑說:“我就是要用自己的實踐鼓勵鄉親們發展高效農業。如果我這個外行種植大棚蔬菜能成功,那鄉親們的勁頭就更足了。我不怕吃苦,一定能行!”
搭建大棚需要不小的投入,一個大棚就需要1萬元。戴蘭蘭跟親友籌措了2萬多元,搭建了占地4畝的2個大棚。
建大棚時正是炎熱的夏天。從來沒有下過地的戴蘭蘭站在“火爐”里和村民們一起干活,兩天沒到,臉頰就被曬黑了。見這個還沒有自己子女年齡大的女孩汗流浹背的樣子,大伙兒都勸戴蘭蘭休息一會兒,但她一直堅持到了最后。一個月下來,戴蘭蘭身體瘦了一圈。
回到家,戴蘭蘭的爸爸媽媽看到寶貝女兒被曬黑了,手上還凍出了凍瘡,心疼地說:“咱們不種地了,要不也不做大學生村官了。”戴蘭蘭笑笑說:“沒什么的,你們放心,現在雖然受了點苦,但我身體比以前好多了。”爸爸媽媽提出要去大棚里幫忙,也被戴蘭蘭拒絕了。
功夫不負有心人。去年春節期間,戴蘭蘭的大棚蔬菜獲得了豐收,每畝收入5000多元。村民們看到戴蘭蘭的大棚有了收益,紛紛效仿。去年,該村大棚蔬菜從上一年的100多畝增加到500多畝,西瓜、茨菰等其它高效農業種植面積也大幅上升,全村高效農業面積超過了2000畝。今年,戴蘭蘭的兩個大棚效益進一步提高,畝收入達到8000多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