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8月,付曉娟跟著同學、男朋友張同新一起來到同新從小生活的大李樓村,頂著各方壓力,養豬創業,次年結婚。兩年多來,這對夫妻同學利用所學的營銷知識,自創的科學飼養法,在雙方父母的扶持下,硬是辦出了一個現代化無公害養豬場。
記者在這里看到,新生的比利時長白豬養在有烤燈的保溫箱里,大一點的小豬放在有加熱地板的保育箱里。所有的豬都用“自然養豬法”飼養,豬糞進了沼氣池。
張同新告訴記者:販豬商都是提前交訂金,給的價格比其他豬場每斤高好幾毛錢。他們的豬還賣到了金鑼、雙匯。省畜牧局將他們的養豬場列入“山東省食品安全示范基地”,實行信息管理,每頭豬都有“耳號”。“這等于給我們養的豬發了市場‘通行證’,國內外任何大商場,包括世博會,我們的豬肉都能賣進去!”
去年7月28日,付曉娟被當地組織部門聘為大學生村官。上任后,她把幫助農民共同致富列為新的人生奮斗目標和“村官計劃”。付曉娟對村民們說:“只要你們愿意養豬,我就選最好的母豬給你們當種豬;我的養豬經驗、方法全教給你們,咱們共同發財!”
嶧城區的同志告訴記者,春節前,付曉娟獲得了“感動棗莊十佳人物”提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