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坐公交帶個小掛鉤。有時公交車一等就是二十多分鐘,很多老人站久了就吃不住了。建議老人出行,拄個帶小板凳的拐棍,等車時可以就地坐一會兒,但上了車就不能坐它了,否則剎車時容易發生意外。此外,老人買完菜、為孩子拿書包坐車時,東西拿在手里沉,放地上又容易滾走,建議老人去超市買個“S”形掛鉤,方便將物體掛在公交車欄桿上。
2、床略高于膝蓋。老人的床不能過高,否則坐下時不得不身體前傾,容易失去重心跌倒,而如果床過矮的話,起身時又會使不上勁。老人的床以40~50厘米高為宜,一般應稍高于膝蓋,寬度要比平躺時寬30~40厘米,既有利于舒展筋骨,還能解除疲勞。有些老人床邊會放椅子當扶手,這樣反而容易在下床時絆倒。床的四周不要放過多陳設,鋪塊柔軟的地毯即可,以減少磕碰意外。
3、洗澡時穿橡膠底拖鞋。老人洗澡時容易滑倒、暈倒。建議浴室鋪小塊的馬賽克磚防滑,老人洗澡時穿雙大小合適的防滑底橡膠拖鞋。老年人握力差,動作遲緩,冷熱水龍頭難以控制自如,建議裝感應水龍頭,或讓家人調好溫度后再用。為避免暈倒,洗澡前不宜過飽、過饑和過度疲勞;時間不宜過長,以15~20分鐘為宜;如果洗浴過程中出現頭暈、眼花、惡心等癥狀,應立即步出浴池,到外面喝水休息。
4、穿對襟拉鏈款式的衣服。老年人的穿著應質地輕軟、大小合體、樣式簡單、穿脫方便。盡量不要穿套頭式或紐扣多的衣服,宜穿對襟、拉鏈式的服裝。領口、手腕、腳腕處不要太緊,以免影響血液循環。此外,冬天的棉褲重,易下墜,最好做成背帶式,不但固定效果好,還不會妨礙腰部血液流通。
5、過馬路戴頂紅帽子。現在的馬路變得越來越寬,再加上很多綠燈時間設置不合理,年輕人過馬路時間剛剛好,而老年人行動緩慢,還沒來得及過去就跳到紅燈了,停在路中間既尷尬又危險。因此老人出行要著裝輕便,戴頂紅色或黃色等顏色鮮艷的帽子,便于司機看清自己,但是帽子盡量不要帶檐,以免遮擋視線;穿雙防滑鞋,鞋帶不能太長,或干脆穿粘扣的鞋,以免路上摔倒。此外,走到路中間就變燈時也不要慌張,首先要像交警一樣伸直手臂、豎起手掌,對司機做出“停”的手勢,再看看有沒有安全島可以躲避,千萬別為趕時間強行跑過馬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