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夏季應堅持“晚睡早起中午休”。早上空氣新鮮,起床后到室外活動有利于健身;中午氣溫高,適當午睡可補充夜眠不足。居室要經常通風、灑水,亦可輔以臺扇、吊扇及空調器以調節(jié)溫度,使室內溫度保持在25℃左右,最高不超過30℃,濕度在60%上下。窗戶宜懸掛淡綠色或淺藍色窗簾,以增添陰涼幽靜的感覺。據有關研究發(fā)現,樹木遮陽的墻壁表面,溫度可低8℃左右,有藤蔓植物的陽臺溫度可保持在5℃左右,因此,適當的在室內種植一點綠化植物,可以保持室內的空氣清新和溫度的適宜。
2、夏季暑熱外蒸,毛孔開放,人體易受風寒濕邪侵襲,故夏季不宜露宿,不能以地面、陽臺為床,不能正對扇、當窗而眠,避免面神經炎等疾病的發(fā)生。
3、夏季飲食應以清淡、新鮮、易消化為主。多吃如蔬果、蛋類、豆制品等,少食高脂厚味及辛辣上火之物,要多喝白開水或含微量元素的礦泉水,也可自己制作一些清涼食品,如綠豆粥、蓮子粥、荷葉粥、涼粉、龜苓膏、赤豆糕、酸梅湯、菊花茶等,既能解暑祛濕、健脾益腎,又能抑菌殺菌、預防腸道病。
4、夏季飲食調配方面需注意:細糧與粗糧要搭配吃,稀與干要適當安排。一個星期應吃三餐粗糧,以二稀一干為宜,早上吃面食、豆?jié){,中餐吃干飯,晚上吃粥。葷食與蔬菜配制要合理,夏天應以青菜、瓜類、豆類等蔬菜為主,輔以葷食。肉類以瘦豬肉、牛肉、鴨肉及魚蝦類為好。老人以魚類為主,輔以瘦豬肉、牛肉、鴨肉等。有關中醫(yī)學專家認為,“暑為夏之主氣”。在烈日炎炎的盛夏,經常食用一些有助于身體健康的食品,對防暑降溫、祛病延年、強身健體等大有益處。
5、多飲溫水 補充水分。由于夏天溫度高,天氣熱,我們的排汗量要大大多于其他季節(jié),這就很容易讓我們的身體發(fā)生缺水的情況。水是生命之源,我們的血液,肌肉,骨骼,甚至牙齒中都含有水分,缺水都整個身體機能的運轉都會帶來不良的影響。
所以我們在夏季要注意及時補充水分。在所有的飲料中,以溫水最佳。很多人在夏天喜歡喝冰水,但其實冰水對我們的胃腸道會有所刺激,長期飲用容易引起胃腸道功能的損傷,致使腹瀉等情況。而溫水則溫和地多,既不會對我們的身體造成任何刺激又能及時補充水分,稍帶溫度水清水還能加速體內的循環(huán),所以夏季一定要注意多喝溫水,補充水分。
6、過猶不及 勿損陽氣。夏天也是疾病的多發(fā)季節(jié),空調病,感冒,腹瀉等等都是夏天的常見疾病。但這些疾病的根源其實是陽氣受到了損傷。由于天氣燥熱,很多人會日夜呆在空調房里,有些人還將空調的溫度調至20度左右,或是大量食用冰鎮(zhèn)的食物,長此以往,我們體內的陽氣受到了損傷,就會產生腹瀉,感冒等狀況。中國有句成語說地好“過猶不及”,凡事都要掌握一個合適的度,在夏天,不論是空調溫度還是飲食方面都不應該過度,適當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