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調查了100位在線的邯鄲那大學生網友,每月生活費在500-1000元左右的大學生有49名,占了半壁江山。他們認為,358元的月生活費完全不夠用。吃飯、通訊費、交通費,再加上日常開銷,千元也得精打細算著花。
34位在校學子的每月生活費在800~1000元。大二學生小魯稱,在學校食堂內吃飯和日常開銷,每月800元完全夠用。“偶爾出去打個牙祭,這個費用就懸了。”小魯稱,不少開銷稍多點的同學已開始利用閑暇時間打工賺錢。
僅17位武漢在校的大學生生活費為600~800元。他們多來自于貧困地區。一位來自云南臨滄的武漢大學生網友“暢爽加倍”稱,每月生活費600元,吃飯是夠用了。吃飯在食堂,買打折的日用品,電話費控制在50元以內。
大學生生活費標準普遍偏低
昨天,微博、微信及各個大學生貼吧里,都在熱議《各地大學生生活費參考標準》。
排名前三的分別是福建、上海和浙江,每月生活費標準為886元、867元、 811元,北京為799元,位列第四。湖北每月大學生生活費參考標準為603元,位列第十。
武漢的大學生網友“程小豬SAY要努力考上研”說:603元/月的生活費標準在武漢果斷不夠啊!武漢網友“嘿我就叫棉花糖了”:“話說603元的生活費只能每天吃飯吧!應該不包括零食小吃飲料什么的!”喻珊_CENOZOIC”說,每月吃都要吃1000多元。
還有網友說,這個表格千萬不能讓爸媽看到,否則會克扣生活費的!
大學生應通過實踐改善生活
中南財經政法大學陳老師稱,現在的在校大學生生活費應該在800~1000元左右。作為上世紀90年代末的大學生,他當年的生活費400元不到。
如果358元/月,只是在校大學生的基本生活費用,而不是所有的生活開銷,應該勉強夠用了。大學生在生活開銷上,不應有攀比心理,應該根據各自的家庭基本生活支出計算生活費。其實多數大學生的生活開支是在自己家庭支出的平均數以上。在大學階段,家長不應無限度的提供在校生活的費用,給出一個標準值,孩子覺得不夠用,完全可以通過參與社會實踐改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