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研究旨在探究人工智能時代的童年危機。在調查了解3-6歲人工智能時代“原住民”的童年生活現狀基礎上,探究人工智能時代典型童年危機,嘗試分析危機產生的原因和影響,并提出相關建議。選題放眼于時代背景與社會熱點,立足于兒童,通過多元的視角了解童年,打破對童年的傳統認知,探索童年構建的有利條件。同時,研究采用廣泛的視角重新認識童年,認識童年消逝的多方面原因及表現,認識童年構建的多元化因素及方式,探究童年消逝與童年構建間的內在聯系。
在本研究已經順利完成的第一階段,研究者采用線上問卷的方式,線上問卷突破時空的限制,可大范圍地對眾多被調查對象進行同時調查,節省人力、財力和時間,也更加方便對調查結果進行定量研究。問卷經歷了預發放和正式發放兩個階段。
在預發放階段,研究者在問卷中向答卷者詢問修改建議。研究者收集到答卷者針對問卷提出的質疑困惑與調整建議后,進行分類梳理并進行相應的問卷題目調整。問卷預發放所收集到的數據也支持了題目的信度檢驗。研究者根據信度分析結果進行問卷題目刪減調整。
在正式發放階段,研究者投身于南京市4所幼兒園(包括2所城市園、2所農村園)的幼兒、家長、教師以及社會大眾,調查3—6歲幼兒健康、娛樂休閑、家庭、朋友與重要他人、個人成長、自我實現等生活方面的現實狀況,收集海量珍貴資料,為下一階段的訪談和個案研究做鋪墊。
通過第一階段的研究,研究者能夠通過實際調查結果,進一步分析總結童年危機的多種表現,探尋多重童年危機的內在原因,使得研究后期針對這些原因提出保衛童年的相關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