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文化思想,幫助和引導青年學生上好與現實相結合的“大思政課”,在春節這一富含深厚文化底蘊的節日期間,福建藝術職業學院“藝韻紅”美育浸潤實踐隊隊員深入家鄉基層,開展“追尋領袖足跡 體悟優秀傳統文化”社會實踐活動,將福建優秀傳統文化及當地非遺文化的精髓融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之中,激發學生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的責任感,增強文化自信。
探尋春聯內涵,感悟傳統之美
春聯起源于古代的桃符文化,最初采用精選桃木雕刻大神之名,用以驅邪納福,守護家門。明代南京時期,朱元璋推廣此俗,令公卿百姓家門貼春聯,并以朱砂染紙,寓意吉祥。這一傳統延續至今,貼春聯已成為春節期間的重要儀式,寄托著人們對新一年的美好期盼與祝福。
踏上歸鄉之路的隊員,深入鄉村、社區,與長輩們交流春聯的起源、發展和內涵,探尋春聯作為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所承載的家國情懷、天人合一、尊祖重孝、崇尚禮儀、和合團圓、除舊布新等文化精神。在與長輩們的交流中,隊員們還了解到在明嘉靖年間,莆田遭倭寇侵擾,為紀念犧牲的將士和人民,同時慶祝抗倭勝利,莆田人民開始貼白額春聯,上方留白紙額頭以寄哀思,下方貼紅紙以表喜慶,體現了莆田人民對英雄的緬懷及對幸福生活的向往,是獨特的地域文化習俗。
追尋領袖足跡,書寫新春祝愿
每逢新春,習近平總書記都會于百忙中抽空深入基層,與人民群眾共慶佳節、共話家常,傳遞黨的關懷與溫暖。受此啟發,實踐隊以“追尋領袖春節足跡”為宗旨,深入基層,精準對接居民需求,準備了富有創意的書法春聯活動。
實踐隊隊員在鄉村、在社區參加“墨香迎巳年 送福進萬家”,拿起毛筆,揮毫潑墨,親手書寫新春的祝福。他們用心構思每一副春聯的內容,力求將吉祥、美好、和諧的寓意融入其中。一筆一劃間,流露出的是對對新年的美好祝愿,更是傳統文化的熱愛和傳承。這些親手書寫的春聯,不僅展現了大學生們的才藝和創意,更成為了他們送給鄉親們的一份珍貴禮物。
傳遞文化溫情,增長青春才干
實踐隊隊員帶著這些蘊含著深情厚意的作品走進鄉村、社區。在與鄉親們面對面的親切交流中,大學生們不僅學習、分享了春聯背后的文化故事和美好寓意,還借此機會在實踐中鍛煉能力、增長才干,展現了青春的風采與擔當。鄉親們接過這傳遞著溫暖與希望的春聯,臉上綻放出幸福的笑容,深切感受到了來自年輕一代的關愛與社會的溫暖。這次送春聯活動,不僅是一次文化的傳承與弘揚,更成為了大學生與鄉親們心與心相連的橋梁,讓傳統文化在新時代的浪潮中煥發出更加璀璨的光彩。
春聯在春節文化中具有深遠的意義。福建藝術職業“藝韻紅”美育浸潤實踐隊深入基層社區,用自己的行動詮釋了對傳統文化的熱愛和傳承,讓春節文化、非遺文化、傳統文化在新時代煥發出了勃勃生機。展望未來,實踐隊將繼續堅守文化傳承的初心與使命,以更加飽滿的熱情,深入踐行習近平文化思想,致力于春聯藝術與非遺文化的傳承與創新實踐,共同譜寫新時代春聯文化以及福建地域文化傳承與創新的新篇章,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在新時代綻放更加絢麗的光彩。
- 掃一掃 分享悅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