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庭院里的桃花、梨花競相開放,粉色,白色的花瓣落滿一地。梔子,是極易成活且不貪心的植物,只需一小塊泥土,一點陽光,一點雨露。插秧時,折一株帶花骨朵的枝插在水田里,過幾日就開出潔白的花朵。那時,最喜歡采一小把飽含晨露的梔子花,用白色棉線系好,懸掛在蚊帳里。清晨,在桅子花的清香中微笑醒來,夜晚,伴著花香和窗外一簾月白欣然入夢,日子在淡淡的花香中慢慢逝去。
夏季庭院的墻角里,鳳仙花開出白色和淡紅色花朵。風(fēng)仙花是天然干凈的指甲油,采摘下花瓣,和著明礬搗碎,敷在指甲上,再用野苧麻的葉子將手指包扎起來,,晚上不能安然入睡,內(nèi)心裝著滿滿的期待,期待著第二天手指甲驚喜的變化。寂寞的古井,幽深的古井,坐落在村口,有了一些年歲。甘甜的井水,養(yǎng)育一方人。井旁斑駁的梧桐樹影,搖曳經(jīng)年的憧憬。每天跟著祖父來井邊汲水。祖父挑著水,走在前面,我提著小木桶晃晃悠悠地跟在他的身后,留下一路的稚氣的童音:“沒有花香,沒有樹高,我是一棵無人知道的小草……”
常常喜歡躺在打谷場上高高的草垛里仰望天空,看白云悠然飄過,飛鳥迅疾掠過。和小伙伴在打谷場互相追逐嬉戲,(本文來自”文章”閣閱讀網(wǎng) 轉(zhuǎn)載請保留此標(biāo)記。)畫格子線,跳房子,捕捉蚱蜢,用青草系著它們的翅膀。一直玩到太陽西落,暮色籠罩四野,空氣逐漸清涼。隱約聽到遠(yuǎn)處家人的呼喚聲,才戀戀不舍地起身,穿過彌漫野草清香的田間小徑,返回家去。頭發(fā)上沾著碎草末,手臂上帶著被葉片劃破的細(xì)小傷痕,臟兮兮的小臉上依舊洋溢歡樂表情,喜悅填滿了內(nèi)心每一個角落。
冬季是寂寥的,大雪無聲覆蓋所有景致,天地白茫茫一片。臘梅在雪地里靜靜地吐露著幽香,整個世界暗香流動,宛如夢境。臨近臘月,日子忙碌且鮮活起來,祖母開始腌制咸貨,置辦年貨。宰割下來的豬肉,用水洗凈,一層一層地抹上鹽,置入肉缸里,壓緊,封存。過些日子取出來晾曬在冬日的暖陽下。摘下被雪水滋潤過的冬白菜,切碎,疊上鹽,過幾日即可食用,拌上麻油,白菜鮮脆爽口。做饅頭是過年家庭中的一等大事,頭天晚上祖父將面粉和好發(fā)酵,翌日全家人早早起床,開始為制作饅頭而忙碌起來。把發(fā)好的面放在面板上,一邊加堿一邊搓揉,然后將面揉成圓條,切成一段段,再把面塊用手揉捏成圓形,包上各式各樣的餡。大人們將饅頭一屜一屜蒸熟,小孩子負(fù)責(zé)點紅。廚房里熱氣騰騰,松木枝蒸烤出來的食物的香味,誘惑著我們的味蕾。
在鄉(xiāng)村度過無憂無慮的童年的我,沐浴著大自然的陽光與雨露,如同田野間蓬勃瘋長的雜草,生命力格外頑強(qiáng)、旺盛。成年后,獨(dú)身在外闖蕩,任憑歲月刀光劍影,變得比他人更加堅韌。
- 掃一掃 分享悅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