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鄉醫學院三全學院赴滑縣觀民俗館揚民俗文化實踐團于7月14日至7月15日在安陽市滑縣開展暑期社會實踐活動。
7月14日志愿者們在講解員的介紹下了解了博物館情況,參觀過程中,講解員結合館內藏品,為志愿者們生動地介紹了當時年代的紅色革命歷程。大家邊走邊看邊談,感受社會發展變遷,交流各自所思所想。李珂認為,透過藏品不僅看到了辛勤的中國人民智慧和汗水的結晶,更看到紅筆勾勒下中國共產黨引領中國人民創造出的世界奇跡。實踐隊伍在了解藏品及其歷史后,還在館內擔當博物館介紹人員,向游客介紹展品。
博物館里人頭攢動,郭彥釗、張載淳分列展示區入口,引導游客有序前行,不聚集、不長時間停留;志愿者們為游客指示展示區出入口位置,指明方向和路徑。游客在志愿者的帶領下參觀了博物館,了解文物歷史。活動過程中實踐團組織游客進行民俗物品的分類,該館目前對外開放有生活展廳、農耕展廳、古典座椅展廳,展出民俗物品200余件。這些物品絕大部分目前已經停止使用,有些已非常珍稀。游客們通過分類,更好地認識了藏品的品種以及用途,進一步提高了游客對藏品文化底蘊的了解。
15日,實踐隊伍在參觀過博物館后在當地參加了手工活動,自己動手用木頭和粘土制作陶瓷和工藝品。在手工制作的過程中,志愿者們用手細心的捏制人偶、動物、場景等等。制作完成后,大家認為,小小的一件陶藝,卻傾注了制作者所有的心血,看似簡單的外表下,每一步的拉坯、塑性都極其考驗制作人的耐心、細心,只有追求每一處細節完美的人才能做出最出色的陶藝作品。李佳蓉和牛樂然同學聯手制作一個人民推著小推車的陶藝制品,其原型是仿自博物館中的小推車以及在淮海戰役時期廣大勞動人民。淮海戰役是勞動人民用小推車推出來的勝利。這件陶制品的制作意在記錄人民之前使用小推車運輸的生活方式以及歌頌人民的團結、無私奉獻和勇往直前的紅色精神。
隊長常名揚在暑期實踐結束前組織實踐隊的志愿者們總結交流,志愿者們表示通過這次參觀民俗博物館能夠很好的激發其探求知識的興趣,培養博物館意識,并通過這個窗口滲透進歷史、人文、科學啟蒙知識的源源活水,奠基較力深厚的文化底藴,為其日后進入學習發奮學習、增長知識才干,打下良好的基礎。
通訊員:常名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