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彈一星”精神
為貫徹落實“強國復興有我”群眾性主題宣傳教育活動相關要求,秉持傳承紅色精神的初心,河南財經政法大學經濟學院山“核”無恙志愿宣講團走進基層社區,開展2023年暑期志愿暨社會實踐活動,為“兩彈一星”精神賦予時代內涵,將成長感悟書寫于這個夏日。
山“核”無恙志愿宣講團奔赴河南省、山西省內多個地級市,覆蓋人數達千人。
與諸多社區溝通、結合后,主要面向中小學生及學前兒童開展志愿宣講活動。活動形式以“寓教于樂”為核心,充分運用志愿服務材料包,努力達成“學玩”一體化。其中,宣講內容方面側重普及我國核工業知識,在普及過程中積極與聽者有所互動并引領聽者感受“兩彈一星”精神。
團隊在開展活動前隊員與隊員、團隊與社區工作人員進行“面對面”交流溝通,安排宣講時的場景布局及相關道具需求,對相關人員和社區情況進行了解,在預先安排的基礎上對活動流程及活動中的細節問題進行二次雕琢并各抒己見,確認最終的工作分工及宣講方案,確保宣講活動開展的流暢度、完整度、參與度。
圖為團隊面向學前兒童開展志愿宣講活動。
團隊適當修改選用官方ppt內容及稿件,使相關較為專業、復雜的知識通俗化、簡明化,用生活中的例子進行比喻并與“兩彈一星”故事相結合,將知識循序漸進地同聽者講述,同時與聽者進行互動,增進聽者與宣講人的聯系。
孩子們在聽講過程中積極配合宣講人,積極發表自己的見解,使課堂生動活潑、熱鬧非凡。
孩子們舉手發言,積極回應宣講團隊。
團隊為聽者發放小禮物及“兩彈一星”定制明信片等留作紀念。
理論宣講結束后,為使聽者對講座宣講內容有著更為具體化的認知,山“核”無恙志愿宣講團隊員結合團隊物資中的拼圖、華龍一號模型等相關資源,帶領、引導孩子們動手動腦,在休閑游戲中加深對我國核事業的印象,使“兩彈一星”精神更為具象化,更為深入人心。
圖為孩子們與隊員進行棋類游戲。
每走一步棋便有一個關于“兩彈一星”的小問題,激發孩子們的思考熱情。若遇到孩子們不解的問題,團隊隊員們則會向孩子們細心講解問題背后的故事,由此引出問題的答案,讓孩子們在玩中有學,學中有玩,寓教于樂。
圖為孩子們在合作拼裝“華龍一號”積木模型。
在觀看介紹“華龍一號”核反應堆的短視頻后,許多孩子對“華龍一號”有著極大的興趣。拼裝“華龍一號”模型,讓孩子們在動手過程中對“華龍一號”的構造有著更為具體的認識,同時,看著迷你版“華龍一號”在自己手中一點點建成,增強了孩子們的動手能力和團隊協作精神,也激發了孩子們對國家核事業的興趣。
上圖中,孩子們腦洞大開,用彩色畫筆描繪出心中的核電站,并畫出可愛的“核小U”,可見孩子們對志愿宣講活動在孩子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隊員們為孩子們的畫作蓋上“兩彈一星”特色印章加以留念。
上圖為團隊成員與社區群眾交涉,向其介紹團隊志愿宣講活動開展背景及普及“兩彈一星”精神的必要性,得到了的高度認可。實踐團隊堅信,在團隊成員共同努力下,能夠為使“兩彈一星”精神深入人心貢獻一份力量。
每次志愿活動,都讓山“核”無恙志愿宣講團有新的體悟。在未來的志愿宣講活動中,我們將更加注重團隊建設,提高團隊凝聚力;加強溝通與協調能力,確保活動的順利進行;不斷提升自己的綜合素質,以更好地將“兩彈一星”精神傳遞給他人。我們堅信,在我們共同努力下,“兩彈一星”精神志愿宣講事業必將蓮勃發展,為使“兩彈一星”精神深入人心貢獻一份力量。
中華民族的歷史是一首綿延不絕的詩,青年人則當筆耕不輟,用行動譜寫新篇章,傳唱經典之余音。山“核”無恙志愿宣講團步履不停,摩挲著歷史上震撼人心的一頁,將“兩彈一星”故事中蘊含的精神在中州大地上發揚。
河南財經政法大學經濟學院山“核”無恙志愿宣講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