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次分論壇開幕式由李海萍主持。他強調,為向各高校人文社會學科及相關領域的研究生提供較高層次的學術交流平臺,助力各高校研究生養成瞄準前沿、潛心學問、刻苦鉆研、追求真理、勇于探索、團結協作的學風,我校研究生院和人文學院共同舉辦了本次論壇,旨在提高研究生的學術修養和學術道德水平,拓寬學術視野、激發創新思維、關注社會重大關切、提升創新能力,以推動我省特別是我校研究生教育改革不斷走向深化。
在分論壇開幕式上,人文學院副院長袁星潔介紹了分論壇籌備工作情況,研究生院副院長、黨委研工部副部長鄒平輝宣讀了分論壇表彰決定。
據悉,本次論壇通知發出后,得到了我校及湖南大學、中南大學、湖南師范大學、湘潭大學、長沙理工大學、南華大學、湖南工商大學、湖南文理學院、衡陽師范學院以及復旦大學、浙江大學、南京大學、山東大學、中山大學、貴州大學等高校研究生的廣泛響應和積極參與。分論壇共收到全省及部分外省高校在讀研究生的學術論文708篇,分論壇按評審細則共評出優秀論文212篇。其中郎榮等同學的65篇論文獲一等獎,高玲等同學的85篇論文獲二等獎,陳慧敏等同學的62篇論文獲三等獎。這些論文是廣大導師及研究生追求真理、學術爭鳴、勇于探索、共同努力的結果。
開幕式結束后,中南大學人文學院歐陽友權教授應邀為分論壇作了“數字時代的學術創新:以網絡文學研究為例”的主題學術報告。歐陽友權教授的講座從“數字傳媒帶來的學術新變”“數媒時代如何實現學術創新”和“中南大學網絡文學研究案例”等三個方面,為同學們帶來了精彩的講解。在談到數字時代的學術創新時,歐陽友權教授強調,研究者的觀念要跟上時代,不能做“九斤老太”;要保持學術敏感,回應時代命題,選對目標,找準方向(“選井位”),專心致志,咬定青山(“打深井”);要盡早動手,持續發力;要廣結學緣、走出“信息繭房”,加深了同學們對數字時代學術創新的認識和理解。
在下午的分會場活動中,4個分會場分別圍繞“語言文學研究的學術創新與文化傳承”“哲學、歷史與現代化問題意識”“新媒體與文化傳播”“當代教育教學方式的創新實踐”等四個主題,與會的獲獎同學分享了論文的主要內容,聶志軍、徐紅、陳功、李學等老師作了精彩點評。在隨后的分會場匯報及閉幕式上,4個分會場的點評嘉賓對各分會場的交流情況作了簡要匯報。聶志軍教授在閉幕式上指出,希望廣大研究生以此次論壇為契機,立足學科前沿,強化問題意識,為實現中國式現代化視野中人文學術創新與文化傳承作出新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