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深入貫徹黨的二十大戰略部署,進一步增強使命感責任感和文化自信,了解福州馬尾剪紙的源遠流長的歷史,團支部來到了位于福州市馬尾區的董雅萍工作室進行學習、體驗剪紙。

首先,董雅萍老師帶領團支部成員參觀工作室中展覽的剪紙作品。董雅萍老師介紹,每一幅剪紙作品有著其背后的主題,與地方特色、當下時事熱點結合,例如對于《有福之州》這幅作品,其中就包括烏塔、白塔、鎮海樓以及茉莉花等福州標志地物,進而傳達出“有福之州、處處是福”的這一主題。在剪紙作品中,有不少都是出自董雅萍老師學生之手,孩子們通過豐富的想象力創造了精美又不乏新意的作品,講述了金色魚鉤、小兵張嘎等紅色故事。團支部成員深入地了解了這些作品所蘊含的中國精神與深刻內涵,感受到非物質文化遺產渾厚悠長的文化底蘊。

接著,董雅萍老師現場示范教學,帶領團支部成員體驗剪紙,并在老師的指導下,團支部成員剪出一個個“雙喜臨門“和各種樣式的窗花作品。現場氛圍熱烈,支部成員與董老師聊技藝、享創作,交流體驗感受。



通過本次活動,團支部成員對福州剪紙文化有了進一步的了解,為后續開展福州市福利院社會實踐奠定了基礎,同時團支部成員也反思了當今時代背景下非遺傳承面臨的機遇與挑戰。活動結束,團支部紛紛表示要將文化自信與文化傳承深系于心,積極投身非遺文化的保護中去,為剪紙的傳承與宣傳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肩負起中國優秀傳統文化傳承人的責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