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演變為“考研基地”,在大學學習期間和畢業時,根本不考慮就業的問題,就是第一次沒有考上研究生,還繼續復習報考,直到考上為止,可考上研究生,學歷層次提高了,真去就業的時候,大家才發現就業依舊十分困難。從學歷社會看,讀研是提高身份層次的必然選擇,而從能力社會看,這種讀研,根本上是浪費。
先就業還是先讀研的困惑,不僅是學生的困惑,也是我國整個社會從學歷社會轉型為能力社會過程中的困惑。要處理好就業和考研的關系,一方面需要我國改革研究生入學制度,不能再用單一的統一測試成績作為錄取的標準,目前的研究生入學考試,已把考研扭曲為又一次高考,把大學變為“高四”,這種考研準備是以降低大學教育質量、降低大學生就業競爭力為代價的。應該以大學自主招生、學生自由申請,改革目前的研究生招生制度。實行這一新制度,就把就業和升學統一在大學四年級的學習中,學生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規劃大學生活,在大學畢業時,根據未來的學業和發展規劃,選擇是直接就業還是攻讀研究生。
而對于學生,則不管目前的研究生入學制度如何,都應該明白,要以提高自己的就業競爭力而不是以考上研究生、提高學歷層次作為讀研的重要目標。學生們要勇于拋棄學歷社會陳舊的教育觀和人才觀,誰能早一步拋棄這些觀念,誰就能獲得更好的人生發展,做出適合自己的人生發展規劃。
作者:兼職企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