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避開正面。
毛主席戰略的第一要義,贏了就打,沒贏就走。對抗不是弱者面對強者的好方法。最好的辦法是,買不起就藏不住。乞丐和龍王不僅會失敗,還會受到更多的羞辱。所以那些對抗城管的小販和弱勢群體就被黑警察欺負了。你能做的就是立刻消失,而不是對抗。血淋淋的教訓不是第一天。面對強大的敵人,不是對抗,而是偽服從,所以要避免在強大之前被摧殘。
2.分化敵人。
如果跑不掉,就先行賄。這不是我說的,是姜子牙在《六塔》里說的。《鳥云澤兵》“想方設法,金玉其外,必有敵手,精妙乃寶。”發現敵人,行賄,行為保密。如果賄賂失敗,就會疏遠他們,造成他們內部的混亂,轉移矛盾。趙長平之戰后,他賄賂,離間與白起的關系,救出趙。在強大的對手中有差距是一種重要的思維方式。
3.相對優越。
如果你跑不掉,對手鐵板一塊,那么唯一的辦法就是用時間改變空間。毛主席最擅長長途突襲,在運動中尋找戰斗機,創造比較優勢,轉化為局部地區的比較優勢,從而把小勝利積累成大勝利。毛主席在《論持久戰》里詳細分析了這個手法。對于我們要面對的人,我們讓他一個人的時候干他的黑活。或者你在另一個領域有優勢,然后交換這個領域的劣勢。
以弱制強似乎很神秘。其實有三種方式:避走,分對手,或者在相對區域形成優勢。這些思考角度對于我們思考生存的自我保存有著重要的意義。當然有借助外力結盟依附的方式,但這是政治手段,不是當下遭遇的手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