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誠信名列。
公司方面普遍認為,誠信是一個人進入職場時最受重視的素質。
例如一個著名的企業,在300多份簡歷中,最后選擇了我校的兩個學生。她們認為相中兩人的原因是,簡歷中所反映的材料沒有虛假,而是實事求是地描述了自己的能力。在面試中的表現也很真誠,有一說一,不懂的問題也不會逞強。現在有許多面試者將他們的能力寫得天花亂墜,結果當被問及具體情況時,這個不會那個不會,簡直是浪費雙方的時間。
從企業角度講,誠信的品質比技術更重要,因為學校所學的專業知識畢竟還不夠全面,在一定程度上還缺乏實用性,一般到企業進行實戰操作,才會真正熟悉專業技術。如此一來,一個人最基本的人品和素質就成為企業最關心的問題。假如以誠信待人,則后路基本不會走歪;但若新人本來就有點滑頭耍小聰明,如何正確引導都可能偏離正軌。如今我們做畢業生就業指導時,最提倡的兩個詞是“誠信”,要知道,做到這兩個詞有時并不容易,可能面臨著誘惑和考驗。但是不管怎樣,在進入職場的時候,要堅守這兩個字。
交流排在第二。
一家機構的古女士。
我單位希望新進員工性格比較開朗,不能太死氣沉沉。與其被動地等待別人接受,不如更快地融入團隊。
本人就非常喜歡那種善于交流與溝通的新人,一進入新的環境,就能主動、友好地與周圍的同事接觸,在該發言時發言,在表格中顯示的關心時真誠地關心別人。事實上,如果看到這樣態度積極的新人,周圍的同事也會很高興地接受這一親密關系,并做出相應的反饋。通過這種方式,雙方可以更快的熟悉和了解對方,這不僅有利于新人,也有利于工作。
但是,這并不意味著新人可以很張狂,在主動融入團隊的過程中要把握好度。
有一次,我看到新來的人表現得非常好,非常討人喜歡。初來乍到,嘴上甜甜的,見誰都恭恭敬敬地叫老師,但絕不虛情假意,更不會兩面派。做任何事也都積極肯干,并虛心請教其他的前輩,即使做錯了事也敢認錯。她們也擅長獨立思考,善于主動提問,當然也并非刻意表現自己。
我最不喜歡的就是那些性格太內向,沉默寡言,很靦腆的新人了,都不知道如何讓他們開竅,如何引導他們。總而言之,從單位的角度來看,我們歡迎有勇氣積極交流和溝通的新人。
合作,第三名。
杰克廣告公司策劃。
進入這家公司已有一年了,剛來的時候還有個男生跟我一起,早在年初就跳槽了。這是因為他一直以來都有很強的自信心。
在一個會議上討論廣告方案時,他竟因項目組員與自己意見不合而爭論不休,使在場的人十分尷尬。看到了,看到了,學到了。后來工作時,遇上和大家意見不同的時候,我總是盡量避免和人正面沖突,同事心里也明白,意見相左沒什么大不了,傷和氣是大事。兩國能夠知己知彼,各盡其責,平心靜氣地探討問題,互相讓步,直到達成共識,才是最好的狀態。
事實上,同事間的情誼也是在工作中培養的,團隊精神也是通過一次次的磨合,理解,遷就來鍛煉的。對新人來說,合作意識更能受到企業的歡迎。
排在第四位。
小姚的廣告設計
身為初學者,身處新環境,無論你多么能干,多么雄心壯志,也要抱著學習的態度,“多干少說”,不失為一個好方法。切勿自作主張
剛入行的新人們,總是急不可耐地想出自己的新點子,希望得到大家的認可。事實上,能人可以做大事,但不能說大話,工作表現才是最好的競爭武器。
要使自己的人生階梯越走越高,一個好的社交圈也必不可少。辦公群體中,個人色彩過濃,會使人產生排斥情緒,最好還是謙虛誠懇一點。
務實排第五。
職員小張。
一開始,和小A一起進了同一家公司,真是巧合啊。小A長相不錯,在學校時就當過學生會干部,能說會道,很有主見。老實說,跟她比賽我有點低人一等。
剛進公司的時候,小A就成為眾人矚目的焦點。每一天看著她和同事聊天時那種投機、熟絡的樣子,我就有一種被孤立、被忽視的感覺。但我的心態較好,我一定會盡力做好自己的事,別人的事我大多不太干預,工作中遇到不懂的事,我會虛心請教同事,中午吃飯時和同事聊天,逐漸熟悉起來。學習融入大群體很重要,盡管我不如小A那么有活力,適應性也很強。但是同事們也都感覺到了,我的善意背后的真誠。和小A比起來,他們似乎更認同我,什么都求著我,一些更重要的工作也都由我來承擔。
回過頭來看確實覺得,做人要謙遜一些,這是自我保護的好方法,急于求成反而會招致別人的反感。
勤快,名列第六。
外國公司的部門主管劉老師。
有一次,我們系又來了兩位新人,其中一位上過大學,還挺有才氣,吹牛吹牛,開始比較吸引我,我就故意給他鍛煉身體,結果發現這個人不踏實,口才好,可是一遇到麻煩就往后退,最大的毛病是懶惰,能寫五十字絕不寫五十一個。在數次之后就被“淘汰”了。又有一位非名校畢業生,長相笨拙,后來發現他很努力,很快就適應了環境,結果就是我們這里發展最好。因此,作為一名職場新人,努力一點都沒有錯,最忌諱的就是眼高手低和懶惰。
第七位是對細節的關注。
小李,保險公司的職員。
大學畢業生通常穿著更加休閑:牛仔,T恤…但是穿著過于隨意會讓人感到懶散,老板或同事可能會認為你工作也不夠認真。工作常常遲到早退,請假一動不動,工作時間聊天上網,這些常常是紀律嚴明的雇主們最無法忍受的。簡而言之,就是“菜鳥”要盡量嚴格要求自己,早到晚走,絕不輕易因個人私事請假離職,更要注意觀察言行,使自己少犯錯誤,少出差錯。
排在第八位。
銷售總監林先生。
許多新來的人都會對辦公室的瑣事不屑一顧,以為我堂堂一個大四學生,就是來干大事的。看企業就是看員工的專業素質。有些事情,別人都推脫不了,新人怎么就可以主動要求去做,比較容易融入到同事圈里,得到領導或同事的欣賞。
任何事情,都是一個向上級或同事展示自己學識和能力的機會;雖然單位開始對新員工不再有要求,往往讓他們去做那些比較瑣碎的雜事和小事。但是,只有把一切都做好,才能贏得上司和同事的好感和信任。
您是討人厭還是迷戀萬人?
排在第九位要小心。
行政管理人員于先生
本單位歷史悠久,人與人之間的關系錯綜復雜,有些是多年的老同事、老同學,甚至是親家,他們之間既有利益沖突,又有長久的感情依附,真真假假,初到新人最好不要輕易介入矛盾之中。有時候你聽到一個老員工對另一個人大罵,其實他們私下里可能私交很好,新來的人貿然伸張正義,輕則會被人當成瘋子,重則會被人當瘋子。
你要知道,老員工抱怨可發,新員工抱怨可不發,因為老員工對部門有貢獻,而且老員工在部門多年,是個家庭成員,說話也不過分,一旦到了外面,他們仍然很團結。新來的人,什么也沒做,就不該說三四句。
排在第十大智若愚
Peter,信息技術項目負責人。
那時我剛進公司,同事一再要求我幫她打印報表,我覺得這正是一個學習的好機會,于是就認真研究了起來。沒料到,我把其中的一個重要數據算錯了,不由得大叫起來:“杰西卡,過來吧,你犯了個大錯!”本來以為給她指出錯誤,她會很感激我的,沒想到她板著臉惡狠狠地從我手中奪走了報表。之后我也從一個新人慢慢的變成了領頭羊的前輩,也切身體會到了做一名新人應該注意的一些事情。
新近威脅前人地位,或讓前人“面目全非”,前人自然就會顯出一副兇相。新進員工發現同事在某個工作環節出了差錯,可以私下告訴他,而不要大吵大鬧,恨不得讓大家都知道,這樣既能給同事面子,又能贏得同事的好感。依我看,在職場上大智若愚是自我保護的最好法寶,新人即使能力再強也不要鋒芒畢露,尤其不能耍小聰明,否則只會事與愿違,令人生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