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簡述raid0 raid1 raid5 三種工作模式的工作原理及特點。
RAID 0:連續以位或字節為單位分割數據,并行讀/寫于多個磁盤上,因此具有很高的數據傳輸率,但它沒有數據冗余,因此并不能算是真正的RAID 結構。RAID 0 只是單純地提高性能,并沒有為數據的可靠性提供保證,而且其中的一個磁盤失效將影響到所有數據。因此,RAID 0 不能應用于數據安全性要求高的場合。
RAID 1:它是通過磁盤數據鏡像實現數據冗余,在成對的獨立磁盤上產生互為備份的數據。當原始數據繁忙時,可直接從鏡像拷貝中讀取數據,因此RAID 1 可以提高讀取性能。RAID 1 是磁盤陣列中單位成本最高的,但提供了很高的數據安全性和可用性。當一個磁盤失效時,系統可以自動切換到鏡像磁盤上讀寫 ,而不需要重組失效的數據。簡單來說就是:鏡象結構,類似于備份模式,一個數據被復制到兩塊硬盤上。
RAID10:高可靠性與高效磁盤結構一個帶區結構加一個鏡象結構,因為兩種結構各有優缺點,因此可以相互補充。主要用于容量不大,但要求速度和差錯控制的數據庫中。
RAID5:分布式奇偶校驗的獨立磁盤結構,它的奇偶校驗碼存在于所有磁盤上,任何一個硬盤損壞,都可以根據其它硬盤上的校驗位來重建損壞的數據。支持一塊盤掉線后仍然正常運行。
二、oracle 數據庫備份方式
物理備份:開啟網絡監聽,備份數據庫文件。
RMAN 備份:通過表空間文件在RMAN 模式對ORACLE 數據備份。
三、如何查看占用端口8080 的進程
lsof -i:8080
四、請寫出apache2.X 版本的兩種工作模式,以及各自工作原理。如何查看apache 當前所支持的模塊,并且查看是工作在哪種模式下?
答案:
prefork(多進程,每個進程產生子進程)和worker(多進程,每個進程生成多個線程)
prefork 的工作原理是,控制進程在最初建立“StartServers”個子進程后,為了滿足MinSpareServers 設置的需要創建一個進程,等待一秒鐘,繼續創建兩個,再等待一秒鐘,繼續創建四個……如此按指數級增加創建的進程數,最多達到每秒32 個,直到滿足MinSpareServers 設置的值為止。這就是預派生(prefork)的由來。這種模式可以不必在請求到來時再產生新的進程,從而減小了系統開銷以增加性能。
worker 是2.0 版中全新的支持多線程和多進程混合模型的MPM。由于使用線程來處理,所以可以處理相對海量的請求,而系統資源的開銷要小于基于進程的服務器。但是,worker 也使用了多進程,每個進程又生成多個線程,以獲得基于進程服務器的穩定性。這種MPM 的工作方式將是Apache 2.0 的發展趨勢。
可以通過命令httpd -l 可以查看apache 當前的模塊,如果帶有worker.c 就是工作在worker 模式下,如果有prefork.c 就是工作在prefork.c 的模式下。
五、你使用過監控軟件嗎?說說其特點
使用nagios 對服務器進行監控,其特點可實時實現手機短信、電子郵件、MSN、飛信報警。使用cacti 對流量進行監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