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上找工作落入“黑中介”陷阱
據了解,小李是一名大三學生,平時課也不多,為了賺點零花錢,小李就在網上發布了自己想做兼職家教的消息,還沒過幾個小時,他就發現有人留言,說可以幫他找到工作,并留下了QQ號。
小李加了對方的QQ號之后,對方表示自己是一家教育培訓機構的,他們那里有家長正在給孩子找家教,正好看到小李發布的消息,想著能幫他一把。之后就將家長的QQ號也給了小李,讓小李與對方聯系,兩人商量工資的事宜。小李很高興自己遇到了好人,便快速和家長取得了聯系,對方也說自己正好在給孩子找家教,況且大學畢業生都很有才華,說是可以讓小李先去試一試。
就在小李決定去試一試時,為他介紹工作的人找到他,讓他給100元錢。原本小李有點納悶,但是轉念一想自己的工作都是人家介紹的,給人家中介費也不算吃虧,于是小李就轉賬給了對方100元。但是第二天,那位家長告訴小李,最近他們家要去旅游暫時不用輔導了。小李沒辦法只好再找中介公司,沒想到對方竟然沒有了消息,而且還將小李拉黑了。
大學生找工作需長點心
其實,大學生找工作被騙的事情屢見不鮮。在采訪中,大學生小欣(化名)告訴潯陽晚報記者,之前她加入一家傳媒公司做主播,因為工作壓力太大選擇辭職,當日她便在公司微信群說自己想辭職。但沒想到該公司負責人稱,小欣在群內發布消極信息影響極壞,所以克扣她之前直播的工錢,隨后還稱:你就當花錢買教訓,學會如何說話如何做人。但是小欣認為,就算她說話不當,也不能克扣她勞動所得。
還有一名大學生告訴潯陽晚報記者,之前他在一家商場應聘服務員,因上班玩手機被店主辭退,但是他工作了19天,店主一分錢都沒有付給他,讓他19天的勞動全部白費。
這兩名大學生均表示,他們的工作都是在網上找的,都沒和用人單位簽訂書面合同,所以他們有苦說不出。
他們提醒廣大學子,不要輕信網絡上的兼職,如果想找工作,要先查用人單位是否有營業執照原件,辦公地址是否與證件一致,從而判斷其可信度。如果應聘成功,應與兼職單位簽訂勞務合同,以書面形式確定自己的權益。大學生假期兼職屬短工行為,合同中最重要的就是約定具體工作時間、確定工資數額、工資支付時間及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