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慶祝中國共青團成立一百周年華誕,秉持新時代共青團員“向黨看齊,向老黨員學習“的時代精神,傳承紅色基因,學習和感悟老一輩艱苦奮斗、愛崗敬業的的奉獻精神,2022年8月5日,曲阜師范大學見微知著實踐隊聯合“三下鄉”活動來到新泰市新汶街道大洛溝社區黨群服務中心開展“走訪退休干部,老驥志在千里”的活動。拜訪了當地有名的老干部劉福東,對劉老進行了專訪。
曾任山東省第九、十屆人大代表,現任新泰市新汶街道大洛溝社區新鄉才參事會會長。在劉會長工作30幾年來,在他的帶領之下,大洛溝工作開展得有聲有色,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備受村民和各級干部的高度贊揚和一致好評。

圖為實踐隊員同社區工作人員交流 中國青年網通訊員 王智勇 供圖
感黨恩,聽黨話,跟黨走
“從群眾中來,帶群眾中去,時刻堅持黨的領導,聽黨話跟黨走!”這是劉老對志愿者們說的話,更是劉老一生的信仰。天下至德,莫大于忠。許多村干部在離任后都安享晚年,但劉福東卻與他們截然相反,今年74歲的他雖已退休多年,但離崗不離心,退休后的劉福東以新的身份,發揮橋梁紐帶作用,服務鄰里、服務社會。離任后他一直擔任新泰市新汶街道大洛溝社區新鄉才參事會會長,積極發揮余熱,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去。“作為一名共產黨員,雖已退休,但應該退休不褪色,要一輩子為人民發光發熱”,在他眼里,我們的祖國是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才實現了從站起來、富起來,再到強起來的過程。他始終跟隨黨的腳步,學習黨的思想、理念與政策,并將其落實到基層建設中去。

圖為社區工作人員帶領實踐隊員參觀社區 中國青年網通訊員 和紫云 供圖
活到老,學到老,做好黨員學習的“指導員“
“家有一老,如有一寶”,他始終認為,雖然他現在已經退休,但對于新思想、新文化的學習一定不能落下。他一直密切關注政府作出的重大工作決策和部署,學習上級關工委的重要文件和會議精神,并結合實際情況,積極出謀劃策。在投身社區建設的同時,作為一名老黨員,劉福東同志帶頭學習,樹立“主動學、終身學”的理念。為確保黨的十九大精神學習教育全覆蓋,不讓任何一名黨員“掉隊”,劉福東同志主動為老黨員們“送學上門,送課到家”。84歲的劉福緒是社區的一位老黨員,由于行動不便,無法到村委參加黨支部組織的活動,劉福東堅持每月到劉福緒家中,為老人宣講黨的最新方針政策,還與老黨員拉家常,聽取他們對社區發展的意見建議,匯集民情民意,并及時上報社區黨總支,推動了社區更好發展。
解難題,辦實事,時刻心系社區
30年前,劉福東曾奇跡般地救活過三家企業,由巨額虧損到巨額盈利,被贊譽為“扭虧大王”。現已退休的劉福東回到了他的家鄉大洛溝后,一直非常關注家鄉的各項建設,并擔任社區顧問委員會主任。隨著鄉村振興戰略的實施,劉福東積極獻計獻策,和社區一起梳理基層黨建、經濟發展新思路,從黨建入手,凝聚力量,提出的建議逐步落實在社區工作之中。
在他的建議下,社區對原合作社進行再造升級,建成“農旅結合、以農促旅、以旅強農”的田園綜合體的農耕文化園,并積極與社區生活聯系,將農產品帶入社區促進社區商業的發展并打造了社區的小型商業街,在促進商業經濟發展的同時,也帶給了社區居民更豐富的生活。社區書記劉珂常說,“社區這幾年的快速發展,多虧了‘劉參謀’,社區有了這樣的好參謀,心里才有底氣”。

圖為大洛溝社區小型商業街 中國青年網通訊員 王智勇 供圖
大洛溝社區風景秀麗,民風淳樸,在這里的世代村民創造了豐富多彩的農耕文化,遺留下一大批文化資源和精神財富。劉福東在擔任社區新鄉才參事會會長后,發揮“新鄉才”在農村精神文明建設中的引領作用,牽頭編纂《大洛溝社區志》,發現大洛溝村現存資料不足,村志編寫的難度較大。劉福東帶領其他6位古稀之年的老人多次奔波,先后到各級檔案部門查閱有關史料20余次,走訪駐地單位和鄰村50余次,召開知情人士座談會5場次,通過口述筆錄,整理匯總,經過近1年的努力,《社區志》終于編纂成冊,填補了社區村史的空白。有的村民不解地問道為啥搞村志,劉福東總是笑著說“為的是讓咱大洛溝的孩子們記住根、不忘本,更加熱愛家鄉”。
退休不褪色,余熱映初心。劉福東始終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致力于鄉村振興和祖國發展,希望能夠發揮自己的才干與智慧,為祖國繁榮富強貢獻自己的力量。身處新時代美好環境下的我們,更應該向劉福東這樣的前輩看齊,學習他們不計報酬,艱苦奮斗的優良品質,牢記理想信念,實現人生價值。

圖為實踐隊員同社區工作人員合影 中國青年網通訊員 王智勇 供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