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1-22日,數字經濟助力智慧鄉村--發展成就觀察團的成員走訪了河南省固始縣、南陽市西峽縣的多個鄉村,實地了解各個村莊農業生產經營和人民生活數字化建設的情況以及存在的問題,以探索如何更好地實現數字經濟助力智慧鄉村。
團隊成員了解到,近幾年,鄉村中互聯網已基本普及,村民不僅能夠通過網絡進行通信,更能享受網購、點外賣等消費方式帶來的便捷,互聯網經濟的出現極大地提高了村民的生活質量。在信陽市雙河鎮某茶葉市場,一位隊員了解到,生產茶葉的村民學會了利用互聯網銷售茶葉,為以前生意蕭條的困境提供了有力的解決途徑。一些村莊的基礎設施在近年來也在逐漸完善,村民能夠依托基礎設施進行工業、旅游業的發展,不僅豐富了村鎮的產業模式,更是增加了村民的收入。
但是,也有隊員了解到,在不少村莊村民對手機、互聯網的利用僅限于通訊,很少使用其他功能,也不會想到用網絡銷售農產品的方法。村中銷售農產品的途徑仍是傳統的農業合作社、批發零售等線下方式。當隊員問及是否了解數字經濟時,很多村民表示僅僅聽說過,但認為其距離自己的生活非常遙遠。一些村莊老人居多,青年人外出打工,不愿返鄉創業,也導致了農業生產經營數字化的發展進程緩慢。
這表明一些村莊正在探索農業生產經營數字化的建設,也在完善基礎設施,但距離農業數字化轉型和實現農業農村現代化還有很長的路要走、很多問題需要解決。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發展數字經濟,在2021年12月,國務院印發了《“十四五”數字經濟發展規劃》,明確要求大力提升農業數字水平,創新發展智慧農業、提升農業生產、加工、銷售、物流等各環節數字化水平。在了解了當地智慧鄉村的建設情況與困境后,團隊才能更具針對性地思考、探索解決方案,助力鄉村數字經濟發展。
(商學院 李汶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