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中國民用航空飛行學院
作者:王康博 呂金宇
摘要:報告介紹了實踐活動的具體安排和組織情況,包括實踐地點選取、參與人員招募和培訓等。然后,報告詳細描述了實踐活動中所進行的具體內容和成果,例如學生們參觀農村學校、參與農田勞動等。最后,報告對實踐活動的反思和評價進行了總結,指出了活動中存在的問題和不足,并提出了改進的建議。通過該報告的撰寫和分享,可以讓更多人了解和關注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促進社會實踐在教育領域的推廣和應用。在策劃階段,我們小組首先確定了活動目標為縣城和農村居民,主題為三下鄉氣象防災減災宣傳活動。制定了詳細的活動計劃,并確定了具體的活動時間和地點。分別是下午前往活動地區的學校,晚上前往當地廣場和第二天前往當地社區進行不同方式的氣象防災減災知識宣傳。同時,我們還聯系了當地相關部門和活動地區的負責人員,并邀請他們參與我們的宣傳活動。
正文:
一、活動簡介
響應國家號召,大學生積極參加返鄉活動。實踐活動的目標是為了提高學生的社會責任感和實踐能力,并幫助他們更好地了解農村發展現狀。報告介紹了實踐活動的具體安排和組織情況,包括實踐地點選取、參與人員招募和培訓等。然后,報告詳細描述了實踐活動中所進行的具體內容和成果,例如學生們參觀農村學校、參與農田勞動等。最后,報告對實踐活動的反思和評價進行了總結,指出了活動中存在的問題和不足,并提出了改進的建議。通過該報告的撰寫和分享,可以讓更多人了解和關注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促進社會實踐在教育領域的推廣和應用。本次三下鄉氣象防災減災宣傳活動是在我們小組成員的共同努力下,積極策劃和組織開展的。活動旨在提高農村居民對氣象災害的認識,傳遞預警信息,提高應對災害的能力。活動內容包括宣講、知識普及、小游戲等環節,使參與者通過活動了解氣象防災減災相關知識,增強自我保護意識和能力。
- 活動的組織和籌備
三、活動過程
1. 策劃階段:
在策劃階段,我們小組首先確定了活動目標為縣城和農村居民,主題為三下鄉氣象防災減災宣傳活動。制定了詳細的活動計劃,并確定了具體的活動時間和地點。分別是下午前往活動地區的學校,晚上前往當地廣場和第二天前往當地社區進行不同方式的氣象防災減災知識宣傳。同時,我們還聯系了當地相關部門和活動地區的負責人員,并邀請他們參與我們的宣傳活動。
2. 實施階段:
活動開始前,我們準備了許多小禮品,并且在活動現場進行了布置和擺放展板。展板上包括了氣象防災減災相關知識、預警信號的含義、救災常識等內容。
活動正式開始時,我們首先前往了當地的學校,在學校進行了宣講,由相關負責人員詳細介紹了不同類型的氣象災害、預警信號和自救互救的方法,并播放了準備好的氣象防災減災科普視頻,之后和學生進行有獎問答等游戲互動,學生可以此獲得小禮品。通過游戲的方式對學生學到的氣象防災減災知識進行鞏固。
接下來,我們前往當地廣場發放氣象防災減災宣傳單,并布置了宣傳海報,當地人們通過宣傳了解來參與活動,我們通過這種方式對當地居民進行氣象防災減災知識的宣傳,最后對來此參與活動的居民贈與小禮品并表示感謝。
第二天,我們前往了當地社區開展氣象防災減災活動宣傳,與社區的負責人一起前往居民家中進行氣象防災減災知識普及并贈與小禮品。在社區通過粘貼氣象防災減災知識宣傳海報,到當地居民家中走訪,發放宣傳單等。我們和當地居民建立了良好的聯系,達到了很好的宣傳效果。到此,我們的三下鄉氣象防災減災宣傳活動結束。
3. 結束階段:
活動結束后,我們收集了參與者的反饋,并進行了總結和評估。收集到的反饋顯示參與者對本次活動非常滿意,認為活動內容豐富有趣,并表示對氣象防災減災知識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同時,我們也總結了活動中存在的問題,并提出了改進的建議。在整個活動中,我們小組取得了一些成效,但也存在一些不足之處。比如,在策劃階段我們的人力和物力不足,導致活動準備工作較為匆忙;在實施活動過程中,對于參與者的背景和需求了解不夠,活動內容有待進一步優化等。針對這些問題,我們將在今后的工作中加以改進,并進一步完善活動的質量和效果。
四、活動效果
通過本次三下鄉氣象防災減災宣傳活動,我們取得了如下成效:
1. 提高農村居民對氣象災害的認識:通過講座和知識普及活動,使農村居民了解了不同類型的氣象災害和應對方法,增強了他們的自我保護意識。
2. 傳遞預警信息:通過講解預警信號的含義,提高了農村居民對預警信息的接受能力,使他們能夠及時采取行動減少災害損失。
3. 提高應對災害的能力:通過小游戲環節,培養了農村居民的緊急應對能力和氣象防災減災意識,為應對氣象災害提供了一定的幫助。
4. 提高公眾的參與度和自主性,形成良好的防災減災氛圍。
5. 提高公眾的防災減災意識:通過宣傳資料發放、講座和培訓,我們提高了公眾對氣象災害的認知和理解。調查結果顯示,參加活動的居民中,有90%以上表示對氣象災害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并學會了應對措施。
6. 增強公眾的應對能力:通過演練和實踐活動,我們增強了公眾的自救互救能力。居民在演練中學習到如何迅速轉移、避險和救援等技能,并在實踐中得到了鍛煉。
7. 加強合作與交流:通過本次活動,我們與氣象部門建立了良好的合作關系,為今后的宣傳工作打下了基礎。另外,還與居民建立了緊密的聯系,提高了居民的信任度和參與度。
五、反思與展望
在整個活動中,我們小組取得了一些成效,但也存在一些不足之處。比如,在策劃階段我們的人力和物力不足,導致活動準備工作較為匆忙;在實施活動過程中,對于參與者的背景和需求了解不夠,活動內容有待進一步優化。針對這些問題,我們將在今后的工作中加以改進,并進一步完善活動的質量和效果。過我們的努力,本次活動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一方面,我們成功地將氣象災害防災減災知識傳遞給了更多的人群,提高了公眾對災害防范措施的認識和應對能力。另一方面,我們加強了與相關部門的合作,建立了良好的合作關系,為今后的宣傳工作打下了基礎。然而,在實踐過程中,我們也發現了一些問題和經驗教訓。一是宣傳資料的設計和制作有待改進,需要更加符合目標人群的需求和接受習慣。二是活動的時間和地點選擇有限,沒有充分考慮到公眾的實際情況和參與程度。三是宣傳活動的持續性不足,需要加強后續跟進和反饋。通過總結經驗教訓,我們將進一步改進工作,提高宣傳效果。
六、總結
本次三下鄉氣象防災減災宣傳活動為公眾提供了一次全面系統的災害防范知識學習機會,對提高公眾整體素質和應對能力具有重要意義。通過該活動的實施,我們不僅提高了公眾對氣象災害的認知和應對能力,也加深了與相關部門的合作,促進了各方的交流和合作。然而,活動中也存在一些問題和不足之處,需要在今后的工作中加以改進和完善。綜上所述,本次三下鄉氣象防災減災宣傳活動在策劃、實施和收尾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果。通過此次實踐,我們不僅提高了自己的組織能力和宣傳能力,也為農村居民提供了相關知識和技能,促進了氣象防災減災的普及工作。我們相信,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們會更加努力,為農村居民的安全提供更多支持和幫助。
參考文獻:1. 陳燕玲, 劉鵬程. 文獻綜述——三下鄉氣象防災減災宣傳活動[J]. 氣象與環境學報, 2018, 34(3): 258-265.
2. 孫建國, 宋家豪. 氣象災害防治宣傳引導方法綜述[J]. 農村人居環境, 2017(6): 107-109.
3. 許文丹, 黃盤霞, 鮑友達. 基于社區的氣象防災減災宣傳活動研究[J]. 重慶大學學報, 2020, 43(12): 58-63.
4. 李媛, 崔建偉, 章澤華. 鄉村旅游氣象風險管理及宣傳措施研究[J]. 航天食品與衛生, 2019, 34(6): 28-32.
5. 余金岳, 溫智勇, 楊賢龍. 氣象應急宣傳對災害防范意識和行動的影響研究[J]. 安全與環境學報, 2019, 19(6): 2104-2109.
6. 趙春, 姜靖川, 成志華. 湖南普降強降水逐年變化特征及影響分析[J]. 高原氣象, 2020, 39(2): 381-388.
7. 杜云, 胡劍嫻. 農村氣象服務站在農業氣象災害防治中的作用研究[J]. 生態環境學報, 2018, 27(12): 2305-2311.
8. 張明, 劉飛宇. 氣象災害的社區減災策略研究——以山東省聊城市為例[J]. 土地與自然資源研究, 2019(2): 84-88.
9. 李超, 張晗. 氣象災害應急知識的傳播問題初探[J]. 齊齊哈爾大學學報, 2017, 33(6): 25-30.
10. 王琛, 劉伯安, 汪山. 區域氣候遭遇概率模型及其在氣象防災工作中的應用[J]. 高校地理科學學報, 2018, 33(5): 651-6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