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名稱:桂林理工大學
團隊名稱:“藝繪鄉村 助力振興”志愿服務團隊
實踐時間:2023年7月7日-2023年7月12日
作者名稱:賈坤鵬、蔚金泉、鄭植善
指導老師:徐嘉輝、歐陽慧婕
摘要:桂林理大學藝術學院“藝繪鄉村 助力振興”志愿服務團隊在暑期社會實踐活動中,前往灌陽縣新街鎮三樹村進行了為期5天的“藝繪鄉村”社會實踐志愿服務活動。團隊成員們通過勘測墻壁尺寸、設計圖案以及商議具體細節,將鄉村振興戰略內容融入到鄉村建設中,并通過藝術墻繪的形式呈現給村民們,進一步推動新時代鄉村文明建設。參與這樣的社會實踐活動可以促進城市與農村之間的交流與融合,推動城鄉-體化發展,對學生、社會和國家具有重要意義和作用。另外,文章中還提到了政策墻繪作為一種藝術形式,能夠以直觀的方式傳達政策和戰略內容,提高公眾對鄉村振興和農村農業現代化的意識,激發參與鄉村發展的熱情,同時也加強了社區的凝聚力,并作為示范和引導推動農村地區的發展。最后,鼓勵更多學生積極參與社會實踐活動,為社會發展做出貢獻。
關鍵詞:鄉村振興、紅色文化、墻繪創作、社會實踐、三下鄉。
正文:
一、社會實踐的目的:
本次暑期社會實踐活動,桂林理工大學藝術學院“藝繪鄉村 助力振興”志愿服務團隊,前往灌陽縣新街鎮三樹村,開展了為期5天的“藝繪鄉村”社會實踐志愿服務活動,從而進一步推動新時代鄉村文明建設。
在“藝繪鄉村”社會實踐志愿服務活動中,團隊成員們通過不斷收集素材,積累靈感,并且實地勘測了墻壁的尺寸,最終確定了墻繪的圖案設計與商議了墻繪的具體細節,將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內容完美的融入到新時代的鄉村建設中去,并且通過藝術墻繪的形式呈現給村民們,從而達到了用藝術賦能鄉村振興,進一步推動新時代鄉村文明建設的目的。
我們通過參與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可以促進城市與農村之間的交流與融合,從而進一步推動城鄉一體化發展;通過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對于學生、社會以及國家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和作用。它不僅是一種教育方式,更是一種社會責任和擔當,希望更多的學生能夠參與其中,并為推進社會發展做出自己的貢獻。
參與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可以加深城市與農村之間的交流與融合。在實踐活動中,學生們可以親身體驗農村的生活和文化,了解農村的發展狀況和需求,并與當地居民進行交流和互動,從而促進城鄉之間的交流和融合,縮小城鄉差距,推動城鄉一體化發展。
此外,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對于學生、社會以及國家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和作用。對于學生來說,實踐活動可以幫助他們更好地理解理論知識,提高實踐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培養團隊合作意識和責任感。同時,還可以拓寬視野,增強社交能力,提高綜合素質。
對于社會來說,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可以促進城鄉交流和融合,增進社會和諧穩定,推動鄉村振興戰略的實施[[1]],促進農村經濟的發展,同時也可以提高社會公眾對農村發展的關注度和參與度。
對于國家來說,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可以推動城鄉一體化發展,促進農村經濟的現代化,提高農村居民的生活水平和社會福利,同時也可以培養和選拔農村人才,推動國家科技進步和創新發展。
因此,參與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不僅是一種教育方式,更是一種社會責任和擔當。希望更多的學生能夠積極參與其中,為推進社會發展做出自己的貢獻。
二、開展“藝繪鄉村”活動的作用:
1.政策墻繪作為一種視覺藝術形式,能夠將政策和戰略以直觀的方式傳達給大眾。墻繪的內容可以宣傳鄉村振興戰略,并且強調農村農業現代化的重要性,引起公眾對政府戰略的關注和理解。墻繪藝術可以將政策和戰略的內容融入到設計中,通過豐富的色彩和形式,形成視覺沖擊力,從而讓公眾更容易理解和接受政策內容。
2.提高意識: 墻繪內容可以提高人們對鄉村振興和農村農業現代化的意識。通過墻繪的展示,人們可以了解到政府對農村發展的重視程度,意識到農村農業現代化對國家經濟和社會發展的重要性。墻繪作品可以將農村發展的現狀和未來展望呈現出來,引導人們對農村發展的認識和思考,從而提高公眾對鄉村振興和農村農業現代化的意識。
3.激發參與: 墻繪內容鼓勵人們積極參與鄉村振興和農村農業現代化的實施過程。墻繪可以呼吁公眾支持和參與農村發展項目,提高農村居民的自豪感和責任感,促進社會各界的積極參與。墻繪作品可以為農村居民提供具體的行動指南和發展思路,讓他們更加深入地參與農村發展過程。
4.強化社區凝聚力: 墻繪作品通常在社區或公共空間中展示,能夠成為社區居民的共同點和凝聚力。該墻繪內容圍繞鄉村振興和農村農業現代化,能夠讓社區居民共同關注和討論,促進社區凝聚力和共同發展意識的形成。墻繪作品可以為社區居民提供一個共同的話題和討論內容,讓他們更加團結和融洽。
5.示范引導: 墻繪內容作為示范和引導,可以激發農村地區的發展動力和創新意識。墻繪可以展示現代農業技術和科學管理的案例,鼓勵農民積極采納先進的農業生產模式,推動農村農業現代化進程。墻繪作品可以激發人們對農村發展的創新思維和實踐能力,促進農村經濟的現代化和社會的可持續發展。通過以上作用,墻繪內容“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全力推進農村農業現代化”能夠在公眾中傳達政策信息、提高意識、激發參與、強化社區凝聚力,并在農村地區發揮示范和引導的作用。它有助于堆動鄉村振興戰略的實施,促進農村經濟的現代化和社會的可持續發展。
三、紅色文化與墻繪在鄉村振興中的重要作用
我們在三樹村進行墻繪的過程中,對于紅色符號的運用頗多,墻繪作品中常常使用紅色來作為主題色彩或重要元素,紅色是黨的象征色彩,也代表著熱情、力量和奮斗。通過運用紅色符號,墻繪作品能夠直接引起觀者的聯想和情感共鳴,喚起他們的愛國情感。
我們在墻繪過程中,可以邀請當地村民給予意見與看法,吸引公眾的參與和互動,讓更多人積極參與到表達愛國情感的過程中。這種公眾參與的形式能夠加深人們對國家和社區的認同感,從而激發他們的愛國情感。
通過將紅色文化與墻繪相結合,能夠以直觀、感性和觸動人心的方式激發觀者的愛國情感。墻繪作品不僅可以喚起觀者對祖國的熱愛、對國家榮譽的追求,還可以通過當地居民長時間的閱讀,形成一種方便而又積極的學習方法,可以迅速地消除封建觀念。
此外,墻繪藝術也是一種具有文化傳承和創新性的藝術形式。墻繪作品可以結合當地的文化與社區特色,倡導公眾參與,能夠有效地傳遞愛國主義思想,加深人們的愛國情感和認同感。同時,墻繪藝術也可以與現代科技相結合,在創作中運用數字技術、虛擬現實等手段,創造出更具有時代感和創意性的作品。
總之,墻繪藝術以其獨特的形式和強烈的視覺沖擊力,成為了人們激發愛國情感的重要媒介之一。在墻繪過程中,結合當地文化和社區特色,倡導公眾參與,能夠有效地傳遞愛國主義思想,加深人們的愛國情感和認同感,同時也推動著墻繪藝術的創新與發展。
四、“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全力推進農村農業現代化”的作用:
在新時期,隨著我國鄉村振興戰略的深入實施,農村建設越來越受到重視,而墻繪藝術作為一種獨特的藝術表現形式,能夠將鄉村振興戰略中所蘊含的精神價值充分展現出來。墻繪藝術以其獨特的形式和強烈的視覺沖擊力,成為了人們激發鄉村振興和愛國情感的重要媒介之一。
在鄉村振興戰略實施過程中,應注重對農村文化進行深入挖掘,并對墻繪藝術進行創新設計,從而提升鄉村振興的文化軟實力。紅色文化資源是我國發展歷史的一種記錄,在我國發展過程中發揮著重要作用,具有豐富的內涵和價值[[2]]。紅色文化資源是一種具有鮮明時代特點的文化形態[[3]],在當前新時期鄉村振興背景下,要注重將紅色文化資源創新性地融入到墻繪藝術設計中,從而實現墻繪藝術設計與鄉村振興戰略相結合。在中國歷史發展過程中,我國很多地區都擁有豐富的紅色文化資源。這些地區都有著獨特的歷史背景和經濟發展情況,同時還蘊藏著豐富的紅色文化資源。這些地區在進行鄉村振興過程中,應注重對當地紅色文化資源進行挖掘和利用,并將其與墻繪藝術相結合。這樣能夠使墻繪藝術設計與鄉村振興戰略實現有機融合,進而提高“鄉村振興”的實施成效。
墻繪作品也可以通過表現鄉村地區的活力和創業精神,墻繪的內容可以激發鄉村地區的活力和創業精神。墻繪作品可以呼吁農村居民積極參與鄉村振興戰略,發掘鄉村內部的潛力和資源,鼓勵農民開展創業活動推動農村經濟的多元化和創新發展。
總的來講,“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全力推進農村農業現代化”能夠激發創新思維、促進城鄉融合、傳承鄉土文化、增強社會穩定和農民幸福感,同時傳播鄉村美學和綠色理念。通過墻繪藝術的宣傳與表達,能夠在公眾中引發對鄉村振興和農業現代化的共識與關注,推動鄉村地區的可持續發展。
[[1]] 《治理共同體:農村基層社會治理現代化路徑探究—基于溫州永嘉治理實踐》作者:嚴瑾;陳嬋;林興歡
[[2]] 《藝術理論364_畢業論文網》
[[3]] 《紅色文化資源融入高校想政治理論課中的路徑研究》作者: 張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