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為實踐團成員參觀福安畬族文化中心

圖為實踐團成員參觀畬族革命紀念館


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要“以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為主線”,增進各民族和睦相處、交流融通。少數民族文化是少數民族旺盛生命力的內核,也是中華文化傳承與創新不可缺少的重要內容。南京信息職業技術學院智能交通學院“傳承閩東文化精神,助力畬鄉文化傳播”實踐團深入福建省福安市溪柄鎮畬族聚居區,探秘畬族民族優秀文化,親身體驗民族特色活動,于高山流水間探尋文化韻味,傳承文化品格,促進民族融合,用實際行動詮釋了“以知促行,以行踐知”的深刻內涵,展現了新時代南信青年勇于擔當、敢于作為的青春風采,為鄉村的繁榮與發展貢獻著智慧與力量。
一、跨越時空之旅 探尋畬族文化
福安市畬族文化中心位于富春大道西側坂中畬族鄉亭兜村,是畬族文化的重要展示窗口,實踐團在講解員的帶領下了解畬族歷史文化、民族特色、風俗習慣等,參觀了“民族團結進步‘坂中樣本’主題展”、“福安畬族博物館”、“畬族醫藥展示館”,在歷史文化長廊里,實踐團成員們了解畬族人口及地區分布以及獨特的民族特色和文化體系。
實踐團成員在參觀的同時也向游客開展關于畬族文化傳承與發展的調研活動,為觀眾提供志愿講解服務,助推文化傳承,促進民族文化繁榮發展。實踐團成員雷鴻輝身為畬族人,他表示“作為一名新時代大學生,傳承和弘揚畬族文化是我的責任與擔當,今后我將積極投身社會實踐,自覺繼承和傳承畬族優秀文化,為民族團結奉獻青春力量。”
二、共賞畬鄉風情,弘揚民族特色
實踐團踏入東坪村雷家民宿,穿越至畬鄉深處,觀看了畬族服飾的縫紉制作,感受到了畬族織藝的精湛與文化的厚重,深入體驗了畬族傳統服飾之美,頭戴鳳冠發飾,身穿藏青色畬族服裝,腰系彩帶,穿著這份獨特的民族風情,實踐團成員們向畬族三月三節俗傳承人雷壽玉請教畬族山歌的學習,領略畬族的語言魅力,迎賓歌《歌是山哈傳家寶》如天籟般悠揚動人,唱響民族團結凝心曲。“畬族是以歌代言的民族,通過優美的歌聲和歡快的舞蹈傳承文化、吟唱生活,表達對家鄉繁榮的衷心祝愿”,雷壽玉帶領團隊成員在舞臺上展現出活力四溢的竹桿舞,團隊成員輪流擔任敲桿者,持續變換隊形,通過彩帶的輕盈舞動,讓文化的橋梁在心間悄然搭建,同賞民族之美,共享文化盛宴。


實踐團一行參觀了被譽為“閩東延安”的溪柄鎮柏柱洋,斗面村依托“中共閩東臨時特委”、“閩東蘇維埃政府”、“共青團閩東特委”、“閩東婦女工作團”等革命舊址打造出活化的紅色資源,實踐團通過聆聽宣講和參觀學習,重新領略閩東畬族人民的戰斗風貌,從中汲取勇往直前的精神力量。

位于福安市城北街道新華北路2號的閩東革命紀念館是一座反映閩東地區革命史和閩東蘇區老一輩革命家活動的專題性紀念館,雷館長詳細地為成員們介紹了先烈們的英雄事跡和革命精神,成員們進一步筑牢了理想信念的基石,紛紛表示要繼承和發揚先烈們的革命精神,堅持初心,勇擔使命,在新的長征路上不斷展現新擔當、新作為。
四、深入田間調研,助力鄉村產業
“沒有調查就沒有發言權”, 在東坪村村書記雷奶盛的帶領下,實踐團一行深入當地基層、文化廣場、田間一線,體驗村委的基層日常工作,了解工作現狀,切身感受鄉村的發展。實踐團成員們深入東坪村、斗面村、溪塔村開展田野調查,實地走訪了多個農戶和產業基地,詳細了解了當地茶葉和葡萄園的發展現狀、面臨的挑戰以及潛在的發展機遇,成員們積極咨詢農戶的意見和建議,與農戶面對面交流,傾聽他們的心聲,實踐團成員為村民們深入解讀中央一號文件中關于農業和農村發展的政策措施,并特別強調科技興農的重要性,鼓勵農戶積極學習和應用先進農業技術,促進農業增效。

為了進一步擴大茶園產業的影響力,實踐團對當地村民進行系統性的網絡直播技能培訓,積極開展“直播助農”新模式,以實踐+傳播的方式,用新媒體技術賦能鄉村建設,利用新媒體形式推介茶園產品,記錄農戶的辛勤勞作,通過鏡頭展現給互聯網觀眾,提升了東坪村茶園產業的知名度,為農戶開辟了新的銷售渠道,提升產品附加值,助力鄉村振興。
五、共綻文明之花 擔當時代使命
在東坪村黨群服務中心開展“三下鄉”社會實踐座談會上,東坪村村書記雷奶盛對師生們的到來表示熱情歡迎。座談會上,雷書記與實踐團成員們在村部會議室圍坐在一起,雷書記全面介紹了東坪村的基本情況,對實踐團開展畬族文化宣傳課堂和推廣普通話課程等活動表示肯定,并簽署社會實踐基地合作共建協議書。
在開展普通話推廣宣傳教育過程中,實踐團成員深入田間地頭,分享了學習普通話的經驗,在與村民們勞作中使用普通話積極互動,現場進行發音和語調的糾正和訓練,并用唱紅歌的形式展示普通話的特色,在傳承畬族文化的同時,也讓當地村民切身體驗到了普通話所帶來的獨特魅力,為培育文明鄉風做出貢獻。

逐夢鄉野,不負韶華。從城鎮到鄉村,從破曉到黃昏,實踐團尋訪畬族文化的腳步踏遍了福安,畬族人民以其淳樸的熱情和堅定的文化自信,展示出了民族團結的生動實踐,實踐團深刻體會到民族團結與文化傳承的重要性。未來,團隊將凝心聚力,深刻領悟少數民族優秀文化精神的價值意蘊,推動閩東優秀文化精神保護傳承,助力畬鄉文化傳播,共創民族團結與文化傳承的美好未來。
南京信息職業技術學院智能交通學院
“傳承閩東文化精神,助力畬鄉文化傳播”實踐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