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色繪三農”社會實踐報告
一、實踐背景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加快建設農業強國,扎實推動鄉村產業、人才、文化、生態、組織振興。”農村特色產業以其獨特的地域文化、資源稟賦和市場需求為基礎,成為推動農村經濟發展、促進鄉村振興的重要途徑。隨著國家對鄉村振興戰略的深入實施,農村的發展迎來了前所未有的機遇與挑戰。作為走在時代前沿的大學生,我們不僅是知識的傳播者,更應承擔起推動社會發展的歷史重任。因此,參與“三色繪三農”暑期社會實踐活動,深入農村基層,調研農村發展狀況,為鄉村振興建言獻策,是當代青年大學生的應有之義,也是實現人生價值的重要途徑。二、實踐內容與過程
本次“三色繪三農”社會實踐,我們團隊前往江蘇省鹽城市大豐區新豐鎮金墩社區開展調研活動,圍繞鄉村振興這一主題,開展了一系列豐富多彩、扎實有效的實踐活動。本次實踐活動我們派出了兩名隊員,走訪了社區的幾戶居民,居民們都十分熱情地招待了我們,也都積極參與到我們的調研活動中,他們的支持給予了我們前進的信心與動力,也更加堅定了我們團隊開展實踐活動的初心。當然,整個調研活動也并非一帆風順的,不熟悉的路況和炎熱干燥的天氣也各帶來了很大的挑戰。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團隊最終成功完成了兩份文字采訪紀錄和許多調查問卷。當天下午,我們走進社區農田,社區的農業現代化設施給成員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們也對在場農民就這些設施開展了簡單的調研。調研結果整體向好,農民們大多表示現代化設施給農業生活提供了很大便捷,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了農業損失。團隊成員們也發現部分農民擔心自己不能掌握現代化技術,對一些措施存疑。就這一問題,我們團隊深入溝通,最終決定在實踐最后時間開展一個農業知識簡要宣傳活動,團隊兩名成員將自己掌握的農業現代化技術傳播給居民們,同時也將團隊在網絡上搜集的信息以淺顯易懂、群眾喜聞樂見的方式介紹給居民。這些舉措不僅提升了村民的科技素養和生產能力,也為鄉村經濟的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整個實踐過程充滿了挑戰與艱辛,但更多的是溫馨與感動。在準備階段,我們團隊齊心協力,凝聚起強大的團隊力量,為實踐的開展進行了充分的調研和籌備工作,制定了詳細的實踐計劃和日程安排。在實踐過程中,我們深入田間地頭、農戶家中,耐心傾聽居民的訴求,聽取他們的意見,努力解決社區農業發展存在的問題。通過這次實踐活動,我們看到了農民的勤勞與智慧、鄉村的美麗與和諧,更看到了鄉村振興的光明前景。
三、實踐收獲與感悟
我相信,此次“三色繪三農”社會實踐活動,對團隊的每一個成員而言,都是人生旅途中一段難忘的經歷。此行讓我們對農村有了全新而深刻的認識,我們走出了書本,走進了奧秘的自然世界。在這里,我們感悟到農民的勤勞與智慧,感受到鄉村的美麗與和諧,鄉村田野不再遙遠,我們對其的印象不再模糊。在本次實踐中,我們深刻體會到了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重要意義。“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我們不能只讓書本上的知識存于大腦之中,唯有通過實踐,我們才能將這些知識轉化為解決實際問題的方法于能力。同時,在解決問題時,我們也學會了靈活應對,懂得變通,巧妙地解決對問題。知識的價值在于應用,實踐是連接理論與現實的重要橋梁。最重要的是,“三色繪三農”的實踐經歷明確了我們當代大學生的責任與擔當,我們理應為社會發展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我們理應在服務社會的過程中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這些經歷不僅豐富了我們的人生閱歷,也為我們接下來的學習、生活奠定了堅實的基礎。“三色繪三農”社會實踐活動的圓滿落幕,是一段旅程的結束,更是一段新旅程的開始!
- 掃一掃 分享悅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