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團隊成員們通過對保留完好的倉儲原址的觀察,更直觀地理解老一輩守糧人掃地壟、“三天兩清”的劬苦。講解員生動介紹館內陳列展品、為團隊成員講述喻傳秀、邢福河、汪柏銘等為代表的守糧模范感人故事。
陳列館是在原地壟倉等特色倉儲空間基礎之上,陳列了見證“四無”糧倉發展歷史的大量實物、特色農具以及倉儲模型,一件件展品仿佛在訴說著它們曾經承載的艱難與希望。團隊成員瞿欣然說:“聽著講解就像去到了那個艱苦卓絕又振奮人心的年代,老一輩的糧食守護神們用滿腔熱忱在物質匱乏的年代夜以繼日地頑強工作,真令人敬佩!”
在參觀完完整展區后,同學們通過線下座談會的方式,從陳列館內守糧前輩的口述中深入了解了“四無”糧倉時期的儲糧難題與解決措施。在深入了解“四無”糧倉發展歷程與“四無”精神內核后,成員們團隊協作,對陳列館的負責人進行采訪,并以視頻的形式記錄下采訪的全過程。
負責人熱情接待團隊成員,并代表老一輩保糧員向年輕一代守糧人寄語:“希望當代年輕守糧人繼承老一輩保糧員的無私奉獻、艱苦奮斗的精神,勤保糧以資國家、廉護糧以濟萬民,守好人民自己的飯碗。”
通過同館內守糧前輩的密切交流以及講解員的詳細講解,同學們更深切地感受到守糧前輩們在硬件設施條件不足的情況下,突破舊觀點、實現高標準儲糧的艱辛,深刻認識到四無糧倉精神對糧倉建設的先鋒模范作用和對糧食大國文化自信的支撐作用。余杭四無糧倉陳列館之行,讓同學們深刻感受到了那段光輝歲月的精神力量——“寧流千滴汗,不壞一粒糧”。
時至今日,這份源自余杭的紅色記憶與糧儲精神遺產,依舊熠熠生輝,激勵著后來者不斷前行。展望未來,同學們將不忘守糧人的初心,牢記守糧精神,以更加飽滿的熱情和堅定的決心,不斷探索、勇于創新,為實現國家糧食安全、推動糧儲事業高質量發展以及優秀儲糧精神貢獻自己的力量,攜手共進共同書寫新時代的輝煌篇章!
- 掃一掃 分享悅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