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入村莊核心,探尋土地流轉軌跡
實踐隊員來到了閆家溝村口后,土地流轉服務中心負責人李啟紅介紹到:“村牌代表著一個村莊的形象,我們的村牌設計融合了村莊特色文化,展現了閆家溝村人的精神面貌,也見證了土地流轉帶來的新變化。”村口到土地流轉服務中心的路途中,李負責人向實踐隊員介紹到,要發展閆家溝,關鍵在于優化土地資源配置,通過土地流轉,將零散的土地整合起來,實現規模化經營,為村莊的經濟發展奠定基礎。

圖為閆家溝村村牌。路昕頤 供圖
實踐隊員在土地流轉服務中心了解到,閆家溝村通過土地流轉,將原本分散在村民手中的土地集中起來,由專業合作社或農業企業進行統一經營。不到兩年時間,閆家溝村的土地利用率大幅提高,農業生產效率顯著提升,村民收入也有了顯著增加。實踐隊員還發現,土地流轉的規范操作被寫進了村規民約,土地流轉服務中心通過制定嚴格的流轉規則和監督機制,保障了土地流轉的公平、公正、公開。李負責人介紹到,服務中心設立了土地流轉信息咨詢室、土地評估室、合同簽訂室等多個功能室,日常通過開展土地流轉政策宣傳、土地評估培訓、土地流轉合同簽訂指導等活動,提升村民對土地流轉的認知和參與度。由于村莊中老人和小孩居多,土地流轉服務中心還設立了志愿者服務隊,包括土地流轉政策宣傳志愿服務隊、土地評估志愿服務隊、土地糾紛調解志愿服務隊等。“服務中心定期對志愿者進行培訓,目前開展的活動中,志愿者的表現得到了村民的一致認可。”李負責人提到。未來服務中心將根據土地流轉的需要增加志愿者服務隊的種類,確保村民在土地流轉過程中有良好的體驗感。實踐隊員在與李負責人的交談中也提出,可以充分利用放假返鄉的大學生資源,鼓勵大學生加入志愿服務隊,為土地流轉工作注入新鮮血液。李負責人表示認同,下一步將嘗試培養大學生成為志愿骨干,為土地流轉提供新活力。
注重土地流轉效益,助力鄉村振興
實踐站設立了鄉村圖書館,配置農業技術、土地流轉政策、經濟管理等各類書籍,并會定期進行圖書資源更新,以滿足不同年齡段村民的需求。實踐隊員觀察到,鄉村圖書館的一角是屬于村民的土地流轉知識學習區,志愿者正在舉辦土地流轉政策解讀活動。在李負責人的邀請下,實踐隊員隨機加入了農戶的隊伍中,與農戶一起學習。志愿者在講臺上講解政策,臺下的農戶認真記錄,通過學習,農戶對土地流轉政策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在調研過程中,實踐隊員們遇到了一位熱情的老奶奶。盡管天氣寒冷,但她的熱情和友好讓隊員們感到溫暖。老奶奶向隊員們講述了她家土地流轉的經歷。“我家的土地流轉出去已經好幾年了,”老奶奶說,“剛開始的時候,我們對土地流轉還不太了解,心里有些擔心。但后來,村委會給我們詳細解釋了政策,告訴我們土地流轉的好處,我們就放心了。”老奶奶還提到,土地流轉后,她家的收入有了明顯的增加。“現在,我們不僅可以收到土地流轉的租金,還能在流轉的土地上打工,增加額外的收入。”老奶奶的話語中充滿了對土地流轉政策的感激。通過與老奶奶的交流,實踐隊員們對土地流轉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他們發現,土地流轉不僅能夠提高土地的利用效率,還能為農民帶來實實在在的經濟收益。同時,土地流轉也促進了農業的規模化經營,為實現農業現代化奠定了基礎。

圖為實踐隊員就“土地流轉”與當地村民交談。路昕頤 供圖
實踐隊此次閆家溝之行,看到了閆家溝通過土地流轉實現了經濟發展與農民增收的雙贏局面。通過這次調研,實踐隊員對農村發展有了更深刻的認識,也更加堅定了服務農村、服務社會的決心。他們表示,將把這次調研的成果帶回學校為進一步研究和推廣土地流轉政策提供參考。同時,他們也希望通過自己的努力,為鄉村振興貢獻一份力量。

圖為鉆堅研微實踐隊于校徽石前合影。夏英語 供圖
- 掃一掃 分享悅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