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西非遺戲劇種類豐富,桂劇、彩調、廣西文場各具魅力。在調查中團隊了解到,不少從業者因自幼接觸或家族傳承,對戲劇滿懷熱忱,所以選擇投身這一行業。然而,廣西非遺戲劇在傳承與發展中困難重重。經典劇目數量有限,創新融入現代元素艱難,專業師資稀缺,劇本創作滯后,行業創新積極性不足。目前,非遺戲劇翻譯相關的工作尚在起步階段,多數青年演員對此了解較少。少部分現場演出的字幕由桂林外事辦協助翻譯,準確性較高,但大部分演出受條件限制尚無字幕。

談及翻譯策略,唐華老師認為應保留特色詞匯,兼顧外語表達習慣,充分了解文化背景,意譯與解釋結合,兼顧唱詞韻律節奏。為提高翻譯質量,唐華老師建議由專業人士翻譯,加強翻譯人員與從業者合作,建立標準規范,統一組織培訓,借鑒優秀案例。對于廣西非遺戲劇未來發展,唐華老師以及青年演員都認為,應先做好本土傳承宣傳,解決內部問題,再謀求海外發展。鑒此,劇團計劃利用現代媒體制作高質量宣傳內容,提升曝光率,走進大眾視野。

廣西非遺戲劇承載著豐富文化內涵,推動其翻譯與傳播,不僅能吸引海外游客,還能促進劇目創新,豐富戲劇內涵。非遺戲劇翻譯的工作可以為非遺戲劇傳承與傳播創造良好環境,助力其在國際舞臺更好地綻放光彩。
(通訊員:鄭澤彥 戴佳琪)
- 掃一掃 分享悅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