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隨著社會的發展,城鄉環衛逐漸一體化,在智能技術應用如此廣泛的今天,環衛工作也可以高效科學的運作。為進一步推進生活垃圾分類,做好“互聯網+垃圾分類”工作,7月12日,山東理工大學化學與化工學院“Min”能社會實踐團與指導老師閆老師先后走進智慧環衛數據中心、張店區生活廢棄物轉運中心。
首先智慧環衛數據中心的工作人員為實踐團介紹了智慧環衛數據中心的建設情況,據工作人員介紹,張店區生活廢棄物轉運處置中心(南站)位于山泉路中段,于2017年6月建成并投入使用,總投資3280萬元,占地面積4200平方米,建筑面積7000平方米,配備轉運車18部、轉運容器20個、卸料泊位7個、壓實器1個。設計日處理能力650噸,現實際日處理500余噸,是目前國內最高水平的垃圾轉運站。
智慧環衛數據中心的工作人員還為團隊成員介紹了智慧環衛的概念,工作人員指出,智慧環衛是指依托物聯網、云計算、移動互聯網與地理信息GIS技術,構建“智能+環衛”商業模式,可實現對環衛工人和環衛設備的可視化實時監控,提高管理人員與作業人員溝通效率,及時分配任務、提高突發事件應急能力,大大提高企業管理效率,有效降低管理成本。
在工作人員的講解過程中,通過向團隊成員傳輸垃圾分類的各種知識,從垃圾的產生、垃圾的危害、垃圾分類的必須性、垃圾如何分類、垃圾分類的清運處理流程等知識切入,從而推進垃圾分類更好的進行,團隊成員不僅學習了垃圾減量分類的知識,還認識到了垃圾的妙用,掌握了環保酵素的制作方法,實在獲益良多!此次參觀活動使團隊成員進一步了解了垃圾分類的意義、垃圾分類的優點,掌握了垃圾分類的相關知識,并紛紛表示以后將會身體力行,從我做起,爭做垃圾分類踐行者,以身作則,爭做垃圾分類倡導者,帶動他人,爭做垃圾分類推動者,為建設綠色城市貢獻力量。
作者:陳小悅來源:陳小悅閱讀:
社會實踐活動推薦
在碳達峰、碳中和的背景下,城市生活垃圾智能分類回收系統應運而生,淄博市積極響應國家政策,走綠色可持續化發展道路。2022年7月12日
科技改變生活,隨著社會的發展,城鄉環衛逐漸一體化,在智能技術應用如此廣泛的今天,環衛工作也可以高效科學的運作。為進一步推進生活
2022年7月12日,“Min”能社會實踐團來到張店區生活廢棄物轉運處置中心進行參觀。實踐團成員參觀了轉運中心車輛運輸過程,通過工作人員
為更好地了解垃圾分類的相關流程,共建潔凈美麗家園,7月12日,“Min”能社會實踐團來到張店區生活廢棄物轉運處置中心,實踐團成員先后
2022年7月12日,山東理工大學化學化工學院“Min”能社會實踐團一行來到淄博市張店區生活廢棄物轉運處理中心進行調研。深入環衛工作一線
隨著社會發展的需要,城鄉環衛逐漸一體化,垃圾圍城以及城市環衛人員和作業全過程的智能化管理急需破解。7月12日,山東理工大學“Min”
2022年7月12日,重慶工商大學工商管理學院實踐團隊迎著七月的朝陽,前往重慶市永川區紅爐鎮萬勝村開展首日的“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
7月12日上午,重慶工商大學工商管理學院 “綠色農旅,生態萬勝”發展成就觀察團成員在紅爐鎮萬勝村以小分隊形式開展了實踐調研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