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能夠真正切實的了解到鄉村振興戰略下的新農村。河南工業大學“鄉村振興”暑期社會實踐團小組成員來到平頂山市郟縣黃道鎮老莊村進行有關鄉村振興的實地調研。
6月19日實踐活動的第一天,“鄉村振興”暑期社會實踐團隊來到了正在進行改建施工的郟縣郟景路(鳳翔大道-南環路段),以及正在進行封閉施工的鳳翔大道-龍山大道段,龍山大道-文化路段的外圍。在我們看到施工藍圖后了解到,此項修路項目無疑為郟縣開展美麗鄉村綜合提升行動、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增添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在實地調研的過程中,我們看見挖掘機等修路機器井然有序地運轉著,建設工人們正有條不紊地工作著,陽光炙熱、汗水揮灑。在他們的辛勤勞動下,一條平坦寬闊的道路正依稀成形。我們相信,在不久的將來,施工結束、改建完成,原本泥濘狹窄的郟景路將會煥然一新,取而代之的是一條為絡繹不絕的車輛與行人保駕護航的平穩大道。
交通強則經濟強,交通興則百業興。毫無疑問,道路的升級改造將會為郟縣鄉村振興走上快車道提供堅實的交通保障。郟景路的改建升級,不僅會便利郟縣人民的生活,更有利于促進地方經濟的交互發展。道路改建不是終點,而是新的起點,站在新的起點上,郟縣政府將會貫徹為人民辦實事的原則,大力促進鄉村交通新發展,以更大決心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全力譜寫鄉村振興新篇章。
6月20日實踐活動第二天,河南工業大學“鄉村振興”暑期社會實踐團小組成員們來到了老莊村一處改造完成的居民小區。因為此次調研的主題為新農村,小組成員前往參觀老莊村的建筑及基礎設施修建情況。早期印象中紅墻黑瓦的小村莊已經不復存在,取而代之的是一排排整潔美觀的二層小樓。
居民樓之間的馬路非常寬闊,在設置為雙行道的同時也兼有人行道及綠化帶。人與車各行其道,路路暢通,人人和美,達到了日常出行的理想狀態,街邊停靠的一輛輛轎車同樣也告訴我們:新農村的生活越來越幸福了。
環顧四周,居民區的圍欄、防盜窗等安全設施十分健全。居民樓頂則安裝了太陽能熱水器,每走一段路便有小型超市、五金店、蔬菜水果鋪等便民設施,極大地方便了居民的日常生活。小組成員細心地發現,街邊的路燈也是太陽能驅動,這無疑在做到減緩電網壓力的同時也做到了能源清潔,可謂是一舉兩得。而天空中的電線也有規律地排列著,沒有纏繞或垂下等危險現象,保證了居民的用電安全。
在路上行走許久,我們一路觀察,發現街巷上干干凈凈,并沒有出現被人們隨手丟棄的垃圾。而街邊有關保護環境的教化類宣傳畫也隨處可見。正是在這些不起眼的細微之處,我們更能領會到物質文明與精神文明同步建設的意義所在。“新農村”的“新”并不只在于樓房、道路等能看見的新,更是“新“在鄉村居民們樹新風、求新知等看不見的新。
在老莊村居民區的調研中,我們也與當地的老人進行了交談,在老人的話語中,能體會到近些年來鄉村發生的翻天覆地的巨大變化,老人也對未來生活有著美好的憧憬想象。鄉村振興戰略真正的為城鎮居民的生活帶來了美好的變化,生活也變得越來越幸福美滿。
6月21日,實踐活動的最后一天。在實地調研了老莊村新改建居民樓之后,實踐團隊來到實踐活動的第三站: 大唐郟縣大劉山風電場,了解我國新農村風電發電的先進設備。大唐郟縣大劉山風電場位于河南省平頂山市郟縣,屬內陸山地風電場。風電場主要分布于知縣西北部的大劉山、小劉山一帶山脊,那里景色優美,還沒進入大劉山,隊員們就看到了遠處隨山巒起伏的風力電機,層層疊疊,延綿不盡。
在隊員們進入了大劉山后,我們近距離看到了風力發電機的真面孔。我們一路進山,山路旁每隔三百米左右就有一臺風力電機,當地風力發電機工作人員向我們介紹,大劉山風電場是依據當地地理環境而建,本風電場年理論發電量為 8524萬kWh,年設計發電量 8250萬 kWh,年上網電量 6435萬kWh。
大劉山風電場給郟縣帶來經濟創收的同時,在項目建設中也十分注重建設與水土流失防治工作關系的處理,對水土保持工作十分重視。在施工結束后,立即對被破壞的植被進行修補和回填,將對植物多樣性的影響壓倒了最小,不會引起生物量的永久性減少。在工作人員的指引下看著遠處的發電機在畫卷一般的群山中靜靜轉動,不禁感嘆勞動人民智慧結晶的偉大。
此次大劉山之行,我們充分認識到了新農村的新面貌,不僅建設風電場,用電問題不再愁,還貫徹落實新發展理念,堅持綠色發展觀,也相信未來,我們可以看到更加美好的綠色新農村。新時代鄉村振興的戰鼓已經擂響,鄉村振興、建設美麗中國絕不是一句空口號。作為新時代的青年,我們應肩負起新時代的歷史擔當,切實為振興鄉村、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做出自己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