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走訪過程中,志愿者們采訪到一位布藝店鋪老板娘。據了解,該老板娘名叫張春蓮,師范專科畢業,音樂美術全能,年輕時是一名幼師,且于1988來到楊潭村。她談到,起初來到這里時,并沒有學前相關的教育機構。于是她創辦了第一所公辦學前班,并奉獻于教育事業,她教出來的第一批學生最大已經四十多歲。張春蓮面帶笑意,熱情地同志愿者講述了她的教育事業以及教育故事,讓現場志愿者心生敬佩,并由衷體會到“教育是一個藝術的事業”。
順著小道,一間小木屋吸引了志愿者的眼球。房子里住著一對老夫妻和五個孩子,他們的兒子和女兒都在外地工作。志愿者與老人促膝交談、拉家常,了解了他們的家庭生活以及困境。并通過面對面交流,詢問孩子的作業輔導、興趣發展等成長方面的問題,用通俗易懂的方式講解家庭教育法,為未成年人營造良好的家庭環境,呵護未成年人成長。據了解,該地空巢老人、留守兒童成為常態,因此家庭教育法的普及尤為重要。
此次調研,不僅讓志愿者了解到楊潭村的真實情況,也使居民們意識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雖然剛接觸到這里不久,但是這里淳樸的民風很難讓人忘懷,希望我們能真正帶給他們‘文化、科技、衛生’,達到‘三下鄉’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