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午,實踐團前往大橋附近,勘測地形后選擇平坦地區安放相關設備,隨后開始組裝無人機經緯M300RTK,裝備禪思H20鏡頭。飛手趙曉鵬開啟地面軟件站,軟件站根據已有的五龍河大橋三維模型自主規劃無人機巡檢路線,得到巡航無人機所需要的目標飛行區域、飛行軌跡和飛行任務點,并自動將飛行路徑上傳到巡航無人機。
待風速變小后,飛手孫舒鵬啟動巡航無人機經緯M300RTK,無人機起飛開始對五龍河大橋的主橋、引橋以及上部、下部結構和橋面系進行外觀檢測。禪思H20集變焦、廣角和激光測距性能于一身,巡檢時廣角相機首先找出病害存在的宏觀位置,激光雷達提供和記錄精確的位置信息,進而光學變焦相機得到具體的病害情況。同時經緯M300RTK依靠其強大的視覺系統實現六向環境感知和避障,根據病害位置調節自身姿態。隨后無人機返航,隊長王俊杰對其更換電池,拆卸原有鏡頭,重新配備鏡頭禪思XT2,操控其對橋梁進行熱成像掃描,尋找異常溫度點并拍照記錄。巡檢結束后,實踐團全體成員合影留念。
下午,王俊杰將檢測素材導入團隊自主研發的橋梁缺陷圖像處理系統,對五龍河大橋進行圖像識別處理和橋梁缺陷病害標注,經過直方圖均衡化、中值濾波去噪、對比度增強、二值化處理、二值圖像濾波、裂縫識別、裂縫判斷、裂縫拼接、裂縫投影、裂縫標記和顯示參數11步驟后保存圖像。隨后對橋梁健康狀況進行評估,根據評分標準確定其等級,生成橋梁外觀檢測報告。最終發現五龍河大橋的各結構均有不同程度的裂縫類和非裂縫類損害,并對其成因進行了分析,給出技術建議。
橋梁運輸在我國鄉鎮交通發展中扮演著重要角色,是連接村莊與城市、將天塹變通途的主要功臣,此次巡檢,實踐團利用自身擁有的無人機設備和掌握的技術對五龍河大橋進行了全方位病害檢測,并提出了專業維護意見,相較于傳統橋梁檢測方式,該方法高效快捷、精度可靠,有效地保障了五龍河大橋結構安全,促進了穴坊鎮交通發展,同時展現了交通學子扎實的專業功底和良好的專業素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