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踐團的第一站是武漢。在江夏區和東西湖區團區委的大力協助下,團隊成員與企業、社區居民以及暑期愛心托管班的孩子們緊密聯系,展開了深入而廣泛的調研。武漢瑞杰特材料責任有限公司成為了他們探索鋰電池回收領域的重要一站。在這里,實踐團成員們了解到了目前市場上鋰電池回收的廣闊前景。隨著鋰電池的即將進入退役增長期,回收量和市場規模有望達到千億元級別。公司采用的化學法回收鋰電池雖然具有一定的優勢,且在工藝上較為普遍使用,但也存在著周期長、污染以及回收效率低等問題。
面對這些挑戰,實踐團自豪地向公司介紹了他們專門研發的電化學正極材料一體化回收設備。這款設備具備簡潔流程、無污染、高效率回收鋰電池等顯著優勢。基于三大創新技術,它以高達 99.7%的高回收率回收廢舊鋰電池,可得到純凈的碳酸鋰原料,回收率高達 90%,還能節省能源 60%。為了保護這一創新成果,實踐團還為該設備申請了發明專利。尤其珍貴的是,公司總經理肖星星親自帶領實踐團參觀了公司的實驗室,并贈送了鋰電池正負極材料以及隔膜作為紀念。這份鼓勵如同星星之火,點燃了實踐團以更飽滿的熱情將鋰電回收向大眾展現的決心,讓更多人認識到鋰電回收對我國資源戰略意義以及新能源轉型的重要性。

圖為團隊成員與武漢瑞杰特材料責任有限公司肖星星總經理交流過程。王城雩 供圖
在江夏區周圍,實踐團進行了民意調查,聚焦鋰電池起火以及電動車自燃等安全問題的關注情況。他們敏銳地發現,江夏區附近的每個小區都基本上安排了專門的電動車充電樁,這充分體現了當地對電動車自燃問題的高度重視。安全無小事,尤其是涉及到人們日常生活中常用的交通工具,這種重視為居民的生命財產安全提供了有力保障。
隨后,實踐團來到了東西湖區的蔚瀾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進行采訪訪談,進一步加深了對鋰電池有關問題的了解。而其中最為亮眼的當屬在東西湖區經區委聯系后,實踐團成員先后走進學府社區、戀湖社區、親湖社區等地,為小朋友們開展鋰電池有關知識的宣講。團隊成員精心制作了有趣的 PPT,著重強調了鋰電池安全方面的問題,如不能過充、過熱等等。通過互動小游戲和視頻等方式,成功吸引了小朋友們的眼球。為了鼓勵小朋友們積極參與,實踐團還購置了精美的小禮品,現場氣氛十分融洽。在這個過程中,一顆環保的種子悄然種在了孩子們的心里,提高了他們的資源節約意識、環保意識和安全意識。看著孩子們專注的眼神和積極的互動,實踐團成員深感自豪,他們知道,自己正在為孩子們的未來以及整個社會的可持續發展貢獻著一份力量。
驚喜總是在不經意間出現。有小朋友專門畫下了一幅畫送給實踐團,畫中孩子們青澀地表達了對鋰電池的認識,還畫了一個綠色環保的地球,展現了小朋友們對環保更進一步的認知。這幅畫不僅僅是一份禮物,更是孩子們對環保事業的一份承諾和期望。

圖為實踐團通過播放視頻讓愛心托管班的孩子們了解鋰電池爆炸的可能原因。李雯婕 供圖
臨近實踐結束,實踐團成員來到了十堰。在這里,他們有幸來到十堰人才創業基地進行演講。演講結束后,管理人員主動聯系并表示以后會提供一些資源,這無疑是對實踐團努力的極大肯定。令人驚喜的是,團隊還得到了與鋰電池領域教育專家曹名磊老師交流的機會。盡管時間緊迫,但曹老師還是抽出時間與團隊成員進行了深入的交談,交流了許多電池相關的問題,尤其是如何解決電池的安全隱患等重要問題。曹老師的專業指導和無私分享讓團隊成員深受感動,也更加堅定了他們在鋰電池產業調研道路上繼續前行的信心。
回顧這段難忘的社會實踐之旅,源和鋰電池產業調研暑期社會實踐團的成員們收獲滿滿。他們不僅深入了解了鋰電池回收的現狀和挑戰,還通過與企業、社區居民以及小朋友們的互動,將環保理念和安全意識廣泛傳播。在這個過程中,團隊成員展現出了當代大學生的責任感和使命感,用實際行動為我國的綠色未來貢獻著自己的智慧和力量。
未來,電動車的產量還會持續升高,鋰電池的安全問題和回收利用將變得更加重要。源和鋰電池產業調研暑期社會實踐團的努力只是一個開始,他們希望通過自己的行動,引起更多人對鋰電池產業的關注,共同推動我國鋰電池產業的可持續發展。一起攜手共進,為創造一個更加綠色、環保、安全的未來而努力奮斗。

圖為團隊成員與鋰電池領域教育專家曹教授合影留念。王安慧 供圖
- 掃一掃 分享悅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