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發展,全面了解增進溝通
7月3日上午,實踐團隊來到灌云縣人民政府,在灌云縣政府辦公室秘書科科長季大偉的介紹下詳細了解灌云縣近年發展情況:全縣上下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以全面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和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重要指示精神為主線,按照省市委、政府決策部署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在經濟承壓、需求疲軟等眾多嚴峻考驗下,灌云縣較好地完成了既定目標任務,2023年地區生產總值達到455.54億元,相較于上一年增長5.3%。盡管如此,灌云縣在全省的經濟水平中仍處于較低位,主要原因是工業上的短板,最大的后發潛力也在工業,高質量發展是新時代的硬道理,而工業上的高質量發展更是解決灌云經濟發展問題上的基礎和根本。

7月3日下午,實踐團隊來到灌云縣下車鎮柴市村石羊小學,與灌云縣下車鎮副鎮長金立富、下車鎮柴市村黨支部書記韓麗華、下車鎮柴市村石羊小學校長胡勝利展開座談,詳細了解當地基礎教育發展情況。石羊小學作為下車鎮僅存的兩所村小之一,開設學前教育及小學一至六年級7個班級,共有專任教師15人,學生121人。近年來,學校在解決周邊村落適齡兒童就近入學、解除外出務工人員后顧之憂等方便發揮重要作用,在剛剛結束的畢業班考試中取得優異成績。但是學校也同時面臨生源短缺、硬件不足、教師年齡偏大等問題。

7月4日上午,實踐團隊分兩個教學班對石羊小學四、五年級共50余名小朋友開展支教。趣味數學課上,志愿者通過數學典故、數學游戲、教具操作等方式帶領同學們探索數學奧秘和樂趣;通過多媒體演示、板書講解、小組討論、問答等形式充分調動同學們的積極性,培養同學們的數學思維。暑期安全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課上,志愿者從防溺水、交通安全、防災減災等方面,立足當地實際開展暑期安全教育;從心理知識普及、心理問題預防、發現和調試等方面深入淺出地教會小朋友們如何應對“情緒小怪獸”。志愿者還為同學們準備了豐富的小禮品,課堂上時時傳來陣陣歡聲笑語。當天暴雨傾盆,但是絲毫沒有影響團隊成員和小朋友們的熱情,許多家長冒雨送小孩前來,有位老奶奶激動地說:“那么大的雨,路那么不好走,你們還堅持上課,再大的雨我也要送家里的小孫子過來。”

7月3日下午,實踐團隊在下車鎮副鎮長金立富、下車鎮柴市村書記韓麗華的帶領下參觀了柴市村黨群服務中心,詳細了解柴市村基層組織建設和農業發展狀況:近年來,柴市村緊扣“農業增效,農民增收”的目標,大力推進農業項目建設,持續推動高效農業發展,以規模養殖、特色養殖為重點,積極發展以高效農業為龍頭的特色產業。實踐團隊深入田間地頭,在“稻蝦共作”示范田,了解可持續發展生態循環農業模式,稻田里的害蟲、微生物為龍蝦提供餌料,而蝦產生的排泄物可以滋養水稻,郁郁蔥蔥的稻田不會暴塘,更加有利于小龍蝦的棲息和生長,這樣一來既能提高經濟效益,又可起到穩糧增收的作用。團隊成員主動與政府相關部門對接,對種植大戶開展問卷調查,采集農業生產各環節關鍵數據,后期建立模型分析,助力當地“三農”產業提質增效。

7月4日上午,實踐團隊在石羊小學胡勝利校長的帶領下實地走訪慰問了石羊小學困難學生家庭。徐同學從小失去雙親,家里還有一位智力障礙的姐姐,兩個孩子由奶奶一人撫養長大,如今奶奶年事已高,負擔兩個孩子的日常開銷也越發困難。王同學的爺爺患有嚴重心血管疾病,需要做心臟支架手術,但家庭經濟條件無法承擔高昂的治療費用。孫同學的父親外出務工意外去世,家中僅靠一位智力障礙的母親獨立支撐。實踐團隊為困難學生家庭帶去了慰問品,與學生和家長深入交談,詳細了解學生家庭的生活狀況、收入來源以及存在的實際困難,介紹了國家和當地的資助政策,并詳細解答家長的問題。鼓勵學生要自立自強,磨練優秀的品質,發奮讀書,刻苦學習,樹立目標,將來用實際行動回報家庭、回報社會。后期實踐團隊將運用優勢資源,積極協調當地政府部門盡最大的努力向困難學生提供幫助,在學生完成學業的道路上保駕護航。
本次暑期社會實踐活動的開展,以數學科學思維和精神為指引,以賦能農業新質生產力為目標,以助農、助教、助困為具體抓手,克服天氣等不利因素,在灌云縣“三農”發展廣闊天地走出南財學子腳步,發出南財學子聲音,以實地調研、參觀走訪、深入調查等多種形式,促進城鄉融合發展,助力鄉村振興。
- 掃一掃 分享悅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