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業興旺:蔬菜大棚撐起經濟脊梁
初入西沈馬莊村,實踐隊員觀察到整齊排列的蔬菜大棚在陽光照耀下閃耀奪目,成為鄉村經濟崛起的關鍵。村支書趙龍新滿懷感慨地說:“產業發展是鄉村振興的核心,我們認準了蔬菜大棚這條路。”
過去,村民多外出務工、求學,鄉村略顯冷清。但隨著蔬菜大棚產業的興起,局面煥然一新。如今,村里的蔬菜不僅供應本地市場,還遠銷周邊地區。種植戶合作社負責人向實踐隊員介紹:“咱這大棚種的都是綠色有機蔬菜,品種也多,市場需求大得很!”。
實踐隊員步入大棚內,現代化設施一應俱全。滴灌系統精準供水,溫控設備調節適宜溫度,為蔬菜生長營造了優越環境。先進技術的應用,大幅提高了蔬菜產量與品質,降低了病蟲害發生率。據合作社統計,采用新種植技術后,蔬菜畝產量提升了約 30%,經濟效益顯著增長。同時,村里成立了蔬菜種植合作社,統一管理、銷售,增強了市場競爭力,實現了從零散種植到規模化經營的跨越。
生態宜居:鄉村建設的綠色畫卷
實踐隊員一邊欣賞西沈馬莊村的景色,一邊與村民積極交談,記錄鄉村近幾年的變化,整潔的道路、蔥郁的樹木、清澈的溪流構成了一幅美麗的田園風光圖。在鄉村振興進程中,生態宜居建設成為村莊發展的重要底色。
西沈馬莊村大力推進垃圾分類與污水處理工作,環保垃圾桶有序擺放,污水管網覆蓋全村。“以前垃圾到處扔,污水橫流,現在環境大變樣,住著舒心!” 村民王大媽向實踐隊員介紹。
實踐隊員在參觀大棚時還觀察到,西沈馬莊村注重綠化美化,在道路兩旁、庭院內外種植花草樹木,打造綠色景觀。休閑廣場上,健身器材齊全,為村民提供休閑娛樂、享受愜意時光的場所。文化活動室里,書籍、報刊豐富多樣,成為村民汲取知識、傳承文化的精神家園。
治理有效:鄉村和諧的堅實保障
在西沈馬莊村,完善的鄉村治理體系是村莊穩定發展的基石。村兩委積極推行民主管理,村民議事會、村務監督委員會等組織充分發揮作用,讓村民成為村莊治理的參與者與決策者。
“村里的事大家商量著辦,我們都有發言權!” 村民趙大爺自豪地說。無論是村莊規劃、項目建設,還是民生事務,都通過民主協商決定,確保決策符合村民利益。
此外,村里利用宣傳欄、廣播、微信群等平臺,及時公開村務信息,保障村民知情權與監督權。同時,積極開展法治宣傳教育,增強村民法治意識,營造和諧穩定的社會環境。
此次日照市南湖鎮西沈馬莊村社會實踐,讓地理與旅游學院“情系三農”實踐隊成員深刻領略到鄉村振興戰略的偉大實踐力量。西沈馬莊村在產業、人才、生態、治理等方面協同發展,走出了一條具有特色的振興之路,為鄉村振興的宏大敘事提供了生動樣本。未來,西沈馬莊村必將繼續砥礪前行,譜寫更加燦爛的發展篇章。(通訊員 李艷)
- 掃一掃 分享悅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