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業企業融合,增添發展新動力
除此之外還有一些工業企業在村子附近建廠。在和村民討論后,村民說:“工業企業的建立吸納大量當地村民,在家門口就能找到工作,實現顧家、務農、務工 “三不誤”,增加了村民的收入來源。同時,企業為了自身發展,可能會協助改善村落的基礎設施,如王辛莊西側的衡水高鐵站,以及新修建的高速收費站,方便企業運輸和員工出行,同時也造福了村民。村民有了穩定的工作和收入,生活更加幸福安康,鄰里關系也更加和睦。”

圖為拍攝的村子周邊企業大棚 張旭然 供圖
跟隨村領導我們來到鄰近的工業企業。在參觀企業內部后,發現企業對于鄉村發展振興影響頗深。工業企業可與當地農業深度融合,例如食品加工企業與周邊村落的農產品種植戶合作,建立穩定的原料供應關系,實現農產品就地加工增值,提升農業附加值。像一些水果罐頭廠與果農合作,不僅解決了水果銷售問題,還增加了產品附加值。同時,這種融合還能催生新的業態,如工業旅游與鄉村旅游相結合,企業開放生產流程供游客參觀,讓游客體驗工業生產與鄉村生活的雙重樂趣,拓寬鄉村產業發展路徑。
圖為青禾護鄉實踐隊合照 張旭然 供圖
通過本次社會實踐活動,實踐隊員認識到企業對于鄉村振興發展的作用不容小覷。從村民就業,基礎設施修建到旅游業興起,企業帶來的效益深入鄉村振興。同時實踐團隊可以作為鄉村與外界溝通的橋梁,可以將鄉村基礎設施的實際需求反饋給政府、企業或公益組織,通過撰寫調研報告、利用媒體宣傳等方式,引起相關部門的重視,爭取資金和資源來改善道路狀況。并引起社會關注,讓社會群體加大對鄉村的重視力度,促進社會的公平與和諧發展。- 掃一掃 分享悅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