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堂課聚焦于“如何求助”這一實用技能。支教隊員張文宇以生動的案例為切入點,引導學生們進入各種求助場景,如在陌生地區迷路、遇到學習難題等。隨后,張文宇詳細講解了選擇合適的求助對象的重要性,強調要根據問題的性質和緊急程度,向老師、同學或家長等不同角色尋求幫助。在求助表達環節,學生們積極參與互動,學習如何清晰、禮貌地表達自己的需求。課程的最后,張文宇著重強調了求助后的感謝環節,教育學生們要懂得感恩,對幫助自己的人表達誠摯的謝意。學生們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掌握了求助的技巧,為今后的學習和生活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第二節課則是物理知識的探索之旅——摩擦力的學習。支教隊員趙禎宇通過一系列精心設計的小實驗,讓學生們直觀地感受到滑動摩擦力的存在。課堂上,學生們積極參與實驗操作,觀察不同物體在各種表面滑動時的摩擦現象。趙禎宇耐心地講解滑動摩擦力的影響因素,如物體的重量產生的壓力、接觸面的粗糙程度等,并引導學生們分析實驗現象,培養他們的科學思維和探究能力。通過親身體驗和實踐操作,學生們對摩擦力這一抽象的物理概念有了深刻的理解,課堂氣氛活躍,學習效果顯著。
第三節課帶領學生們走進了中國傳統文化的瑰寶——24節氣的世界。支教隊員侯麟宣借助生動的視頻資料,將學生們帶入了春耕、夏耘、秋收、冬藏的農耕場景中,讓孩子們直觀地感受到節氣與自然變化的緊密聯系。隨后,侯麟宣細致地講解了各個節氣的特點和習俗,如立春的鞭春牛、清明的踏青、冬至的吃餃子等,讓學生們深入了解中國傳統文化的內涵。為了提高學生們的學習積極性,侯麟宣還為積極回答問題的同學準備了小獎品,課堂上學生們踴躍發言,展現出對傳統文化的濃厚興趣。
此次支教活動在威海榮成芬芳服務中心的支持下順利開展,得到了當地學生和家長的一致好評。童聲海韻支教隊的隊員們用他們的專業知識和熱情,為學生們打開了知識的大門,播下了求知的種子。未來,支教隊將繼續努力,為更多地區的學生帶去優質教育資源,助力教育公平發展。

- 掃一掃 分享悅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