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踐隊的第一站是二月二農場王哥莊花餑餑非遺文化體驗館。實踐隊成員開始了參觀學習之旅,傳承人詳細介紹了“花餑餑”的歷史淵源。原來“花餑餑”是嶗山地區特有的面食文化,已有數百年的歷史。在了解完“花餑餑”的歷史和制作工藝后,實踐隊成員迫不及待地動手嘗試起來。在專業非遺傳承人的指導下,大家從最基本的和面、揉面開始,逐漸掌握了塑形的技巧。雖然初次嘗試,但每個人都十分認真,力求將自己的作品做得盡善盡美。經過一個多小時的努力,他們制作了四種簡單的花樣——兔子、刺猬、元寶和柿子。動手制作結束后,實踐隊成員與非遺傳承人進行了深入的互動交流。大家紛紛表示,通過這次實踐活動,對“花餑餑”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和認識,感受到了非遺文化的獨特魅力。傳承人分享了他們的技藝傳承之路,講述了自己如何在面對現代社會的沖擊和挑戰時堅持與創新這一傳統技藝。在交流過程中,實踐隊成員還了解到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消費觀念的轉變,“花餑餑”已經從傳統的節慶食品逐漸轉變為一種時尚的文化符號。越來越多的人開始關注并喜愛上這種具有濃郁地方特色的面食文化。
為了將“花餑餑”文化以多渠道、多樣化的方式呈現給更廣泛的受眾,實踐隊還利用現代文化形式進行了宣傳和推廣。他們拍攝了微視頻,記錄了整個探訪過程,從參觀學習到動手制作,再到與非遺傳承人的互動交流,每一個細節都被生動地記錄下來。同時,團隊成員還撰寫了新聞稿,將“花餑餑”文化的獨特魅力和此次實踐活動的意義傳遞給更多的人。實踐隊還積極探索與現代元素的融合,創新文化表達方式。他們結合新春佳節等傳統節日,將“花餑餑”與現代審美、時尚元素相結合,創作出具有時代特色的“花餑餑作品”。這些作品不僅保留了傳統“花餑餑”的精髓,更融入了現代人的審美需求和時尚元素,為傳統文化注入了新的活力。
此次關于青島嶗山非遺“花餑餑”的社會實踐活動取得了圓滿成功。通過深入探訪和學習,“花餑餑”這一傳統面食文化煥發出了新的生機與活力。實踐隊成員紛紛表示,將繼續關注和支持非遺文化的傳承與發展工作,為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走向世界貢獻自己的力量。
- 掃一掃 分享悅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