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為青禾護鄉實踐隊召開線上會議 李宇書 供圖
前期準備與社會實踐背景鄉村振興戰略作為國家重點政策,旨在推動鄉村地區的經濟、社會和生態建設,促進農業生產現代化,提高農民生活水平。黃河流域及黃河三角洲流域作為我國重要的農業區和生態區域,在鄉村振興過程中面臨著獨特的挑戰和機遇。此次調研活動的主要目的是通過深入調查這些地區的鄉村振興現狀,收集相關數據,并為政策優化提供科學依據。
本次調研的重點地區包括山東省北部及毗鄰渤海的六個地市19個縣(市、區),包括東營市、濱州市、濰坊市、德州市、淄博市等。調研將全面評估這些地區的農業生產、基礎設施、生態環境和社會保障等方面的情況,力求為鄉村振興的政策調整提供數據支持和實踐依據。
在會議召開之前,隊員們已經通過調研區域的文獻查閱、初步的數據收集以及與當地政府的溝通,掌握了各個區域的基本信息,并對調研工作進行了細致的籌備。這些準備工作為本次會議的順利召開奠定了基礎。
會議過程與調研方法
此次會議由隊長主持,首先對鄉村振興的背景和目標進行了簡要回顧,并強調了此次調研的重要性。此次調研不僅是對黃河流域及黃河三角洲流域鄉村振興工作現狀的了解,也是對相關政策實施效果的評估。隊員們將在調研過程中聚焦農業生產、社會經濟、基礎設施建設等多個方面,調查各地的鄉村振興進展情況。

此外,隊員們特別討論了問卷設計的細節問題。基于鄉村振興的實際需求,隊員們設計了涵蓋農業、環境、社會保障等多個方面的調查內容。通過問卷,隊員們希望全面了解農民的生活狀況及其對于鄉村振興的看法和需求,從而為后續的政策優化和調整提供數據支持。
會議中,隊員們還明確了數據收集與分析的分工。李珂、馮宇佳負責各縣的農業、耕地、人口等基本數據的收集,包括人均耕地面積、人口密度、農業機械總動力等重要指標。田如玉、王雅琴負責收集各市的濕地面積比、各縣空氣質量達標天數比例和森林覆蓋率等環境數據。程一凡、張皋榮則負責收集各縣地表水質達標率、生活污水治理率、農民食品支出、恩格爾系數等經濟社會數據。解帆和孫曉欣則專注于道路硬化率、人均用電量、鄉村非農業人口比例等相關數據的采集和計算。
每個小組根據各自的分工,明確了任務和責任,確保每一項數據都能在規定時間內準確無誤地完成。趙怡寧同學將負責匯總各組收集到的數據,確保數據的準確性和完整性,為后續的分析工作提供基礎。
展望未來與后續工作
隨著調研工作的正式啟動,隊員們將在接下來的幾天內,迅速展開實地調研與數據收集工作。各小組將根據任務分工,深入各縣市開展調查,確保數據的全面性和準確性。在調研過程中,隊員們將結合實地走訪與問卷調查的結果,對每個區域的鄉村振興情況進行詳細分析,為相關政策提供有力的數據支持。
會議的最后,隊員們對新聞稿的撰寫工作進行了安排。各小組根據自己負責的調研領域擬定新聞點,開始撰寫相應的新聞稿。這些新聞稿將反映調研的進展和成果,并通過學校媒體等渠道進行發布,進一步促進社會對鄉村振興工作的關注。所有新聞稿將在小組內部進行審稿與修改,確保其內容準確無誤,具有新聞價值。
此次會議為青禾護鄉實踐隊的調研工作奠定了堅實的基礎。隊員們明確了各自的任務與責任,細化了調研方法和工作步驟,為后續的調研活動提供了詳細的安排。通過此次會議,隊員們更加深刻地認識到了鄉村振興工作的長期性和復雜性,并表示將在接下來的調研工作中全力以赴,確保任務按時高質量完成。

圖為青禾護鄉實踐隊合照 李宇書 供圖
- 掃一掃 分享悅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