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照港實地考察,見證遠洋捕撈起航
實踐隊員們的第一站是日照港。作為我國重要的沿海港口之一,日照港在遠洋漁業領域發揮著關鍵作用。剛踏入日照港,一幅繁忙而有序的景象便映入隊員們的眼簾。寬闊的港區內,一艘艘大型遠洋漁船整齊排列在指定泊位。船員們在甲板與碼頭之間穿梭,將各類物資搬運上船,其中有先進的漁具、足量的燃油,還有保障船員們在漫長航行中生活所需的補給品。
實踐隊員們與幾位即將出海的漁民展開交流。漁民們分享著各自豐富的捕撈經歷,從每次出海的大致行程、作業區域,到常見的漁獲種類,都一一道來。隊員們從中了解到,隨著遠洋漁業的飛速發展,如今的漁船配備了先進的導航系統、精準的探魚設備和高效的冷藏設施。這些現代化裝備如同為遠洋捕撈插上了翅膀,大大提高了捕撈效率,也確保了漁獲的保鮮質量。一位經驗豐富的老漁民,指著船上的設備說道:“這些年,國家對遠洋漁業扶持力度大,我們的裝備越來越好,能去更遠更豐富的海域捕魚,收獲也越來越穩定。”
隨后,日照港的管理部門工作人員向實踐隊員們提供了詳細的漁業數據。這些數據涵蓋了近年來漁船的出海頻次、捕撈總量以及主要漁獲品種的變化趨勢,直觀地為隊員們打開了了解當地遠洋捕撈業發展態勢的大門 。
圖為負責人為實踐隊員講解日照港的相關情況。趙政府 供圖
走進加工企業,探尋海產品加工鏈
離開碼頭,實踐隊員們來到一家知名的海產品加工企業。該企業占地面積廣闊,擁有現代化的生產車間和先進的加工流水線。在企業負責人的帶領下,隊員們穿上防護服,進入加工車間參觀。
車間內,工人們熟練地操作著各種設備,對剛從漁船上卸下的海產品進行分類、清洗、切割、加工等一系列處理。從活蹦亂跳的魚蝦,到經過精細加工、包裝精美的各類海鮮產品,整個過程高效而有序。負責人介紹道,企業采用了國際領先的加工技術和質量管理體系,確保產品的品質和安全。同時,為了滿足不同消費者的需求,企業還開發了多種深加工產品,如即食海鮮、海鮮罐頭、海鮮調味料等。
圖為加工處理過的海鮮。趙政府 供圖
實踐隊員們觀察到,企業十分注重環保和資源綜合利用。生產過程中產生的廢水、廢料等都經過了嚴格的處理,實現了達標排放。一些原本被視為廢棄物的部分,如魚骨、蝦殼等,也被進一步加工利用,提取出有價值的成分用于醫藥、化妝品等領域。
走訪日照石臼海鮮市場,洞察遠海漁業終端
為深入了解遠海漁業資源在市場端的呈現與流通情況,實踐隊員們前往日照頗具規模與影響力的石臼海鮮市場。踏入市場,喧鬧聲、叫賣聲瞬間撲面而來,一幅鮮活生動的海鮮交易場景展現在隊員們眼前。
市場內攤位鱗次櫛比,擺滿了各類海產品。既有來自遠海的大型魚類,如金槍魚、鱈魚;也有蝦蟹類;還有各種貝類,如蛤蜊、扇貝等,散發著大海特有的氣息。這些豐富多樣的海產品,直觀地展示了遠海漁業資源的豐碩成果。
隊員們與眾多攤主展開了深入交流。攤主們介紹著自家海產品的來源,許多都自豪地表示其海鮮是剛從遠洋捕撈回來的,品質上乘。隊員們了解到,不同的遠海捕撈區域對應著不同的漁獲種類,這些漁獲從船上卸下后,會通過快速冷鏈運輸等方式,第一時間送達市場,最大程度保證其新鮮度。一位經驗豐富的老攤主感慨道:“現在大家對海鮮品質要求越來越高,我們也更依賴遠海捕撈的優質貨源,這樣生意才好做。”
圖為實踐隊員與攤主交流。趙政府 供圖
此外,實踐隊員們還留意到市場在海產品質量把控和可持續發展方面所做的努力。市場設有專門的檢測區域,對每一批次的海產品進行嚴格的質量檢測,確保食品安全。同時,為了保護海洋資源,市場積極倡導攤主們遵循可持續捕撈原則,抵制銷售來自非法捕撈或瀕危物種的海產品。
在對日照石臼海鮮市場的走訪調研中,實踐隊員們從終端市場的角度,深刻感受到了遠海漁業與大眾生活的緊密聯系,以及其在滿足消費者需求、推動地方經濟發展等方面所發揮的重要作用。
通過此次社會實踐活動,實踐隊員們深入了解了“踐行大食物觀,深耕遠海糧倉”這一戰略舉措在實際中的推進情況。從遠洋捕撈的第一線,到海產品加工企業的生產車間,再到市場終端以及政府部門的政策制定與監管,隊員們全方位地感受到了遠海漁業發展的蓬勃活力與巨大潛力。
圖為實踐隊合影。趙政府 供圖
- 掃一掃 分享悅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