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礎設施的華麗轉身
實踐隊員在與張家臺村村民訪談中了解到:曾經張家臺漁村因道路狹窄、交通不便制約了其發展。而今,一條條寬闊平坦的柏油馬路如彩帶般穿梭于漁村與周邊景點之間,不僅極大縮短了游客的旅途時間,更打通了漁村通往外界的“經濟命脈”。此外,張家臺漁村新建了公共停車場解決了停車難的問題,確保每位到訪者都能輕松找到停車位,享受無憂旅程。
基礎設施的完善直接帶動了漁家樂的興起。一批批具有地方特色的民宿、海鮮餐館如雨后春筍般涌現,它們不僅保留了漁村的傳統風貌,還融入了現代設計元素,讓游客在體驗地道漁家生活的同時,也能享受到舒適的住宿環境和美味的海鮮大餐。這些漁家樂已成為游客口碑相傳的熱門打卡地。

圖為張家臺停車場
公共設施全面升級
走進漁村,實踐隊員發現那些曾經老舊的公共設施已煥然一新。新建的游客服務中心集咨詢、導覽等功能于一體,為游客提供一站式服務。同時,環保公廁、垃圾分類回收站的設立,不僅提升了環境衛生水平,也展現了漁村向綠色、可持續發展邁進的決心。
智慧旅游引領未來
張家臺漁村緊跟時代步伐,引入智慧旅游系統,通過二維碼導覽、在線預訂、短視頻平臺等方式,讓游客即便身處千里之外也能“預覽”漁村風光,感受漁文化的魅力。智慧燈桿、充電樁、自動售貨柜、電動車出租等現代化設施,更是讓游客在享受自然風光的同時,也能享受到便捷的數字生活。

圖為張家臺自動售貨柜
農村保障與文旅融合
漁村里還有老年食堂,75周歲以上的老人可以免費進行用餐。對于低保戶,除了政府的補貼之外,村子里也會安排人去定期照看,并且每年也會安排多次體檢。張家臺漁村深挖漁文化資源,舉辦了一系列文化節慶活動,如漁歌節、海鮮美食節等,吸引了大量游客參與。通過這些活動,不僅展示了漁村獨特的文化魅力,也促進了當地手工藝品、特色農產品的銷售,為村民增加了收入來源,還保障了村民的基本生存發展。

站在張家臺漁村的碼頭邊,望著遠處歸航的漁船。這里,不僅有海天一色的壯麗景觀,更有漁村人民對生活的熱愛與追求。基礎設施的升級,不僅為張家臺漁村插上了騰飛的翅膀,更為其旅游業的發展鋪設了一條光明大道。未來,張家臺漁村將繼續以開放的姿態,歡迎每一位熱愛生活、向往自然的您,共同書寫鄉村振興的美好篇章。
張家臺漁村的故事,是關于變化與成長的故事,是關于傳統與現代和諧共生的故事。在這里,每一項基礎設施的改善,都是對美好生活的向往與追求。隨著旅游業的不斷壯大,張家臺漁村正逐步成為一張亮麗的名片,向世界展示著中國漁村的獨特魅力和無限可能。雖然漁村仍有許多不足,但是,讓我們共同期待,張家臺漁村在未來的日子里,能夠綻放出更加璀璨的光芒。(通訊員 牛紫怡)

- 掃一掃 分享悅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