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動開始前,我利用互聯網絡,對垃圾分類的相關知識進行進一步的普及了解,學習垃圾分類的相關知識,明確垃圾分類的內在本質和社會意義。通過學習,我了解到我國垃圾年產量已達到世界第二,垃圾問題已成為影響我國生態文明建設和可持續發展的重要因素,值得我們著重關注。活動期間,我來到了社區和垃圾分類處理點,穿上紅馬甲,參與垃圾分類的相關工作。在分類過程中,我基于上次實踐,發現了一些顯見的問題:有的居民對垃圾分類的概念模糊,將垃圾隨意投放;有的居民雖然知道垃圾分類的重要性,但在實際操作中卻因為嫌麻煩等想法而分類不徹底;通過實踐過程中的交流,我發現還有的居民對于垃圾分類的知識掌握不足,不知道如何正確分類。面對這些困難,我一行人進行社區交流,向居民們普及垃圾分類的重要性,向他們傳達應當如何正確分類。通過這次活動,我深刻體會到垃圾分類的重要性。
回顧這次活動,我深感在農村文化建設方面的責任重大。作為一名大一學生,我應當挺膺擔當,養成良好的環保習慣,在今后的學習和生活中,我將以這次活動為契機,經常關注環保問題,從我做起,從身邊的小事做起,并且協調帶動家人、親戚和身邊的同學朋友一起重視環境保護和垃圾分類問題,使他們更切身切實地加入到環保的行列中來,為促進和實現我國的現代生態文明建設貢獻自己的一份綿薄之力。
本次實踐成果收獲頗豐,尤其在自我的思想政治層面和社會實踐能力層面得到了進一步的提升。
螢火熹微,造炬成陽。實踐之效,匯聚偉力。新時代新征程,二十屆三中全會指明新的方向,偉大的中華民族復興事業,這樣宏偉的藍圖正在一步步實現,并且毋庸置疑地,一定會實現。因此,正是因為有著這樣堅定不移的信念,那是因為我們心中所扎根的鄉土情結,正是因為祖國的發展給了我們不可撼動的底氣。
- 掃一掃 分享悅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