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傳承紅色基因,促進鄉村旅游
“一九四七年著名的孟良崮戰役中,我華東野戰軍第六縱隊奉命飛兵急進二百四十里搶占垛莊后,隨機對孟良崮之敵發起攻擊……橫山戰斗的重大勝利為總攻孟良崮掃平了道路。”在西孟良崮村南側的“橫山戰斗遺址”碑刻上記錄的這樣一段歷史吸引了實踐隊員的注意。在與當地村民的交流中,實踐隊員了解到西孟良崮村的紅色資源豐富,當地村民從小便受沂蒙精神的滋潤,對軍人有天然的信任感,村里的領頭人也是退伍的軍人。在紅色精神的引領下,西孟良崮村的發展越來越好,“就在大前年,俺們村還入選了全國首批紅色美麗鄉村試點嘞”,談話的最后,村民笑著給實踐隊員說。
隨后,實踐隊員來到了孟良崮景區,景區內主要景點有孟良崮國家級森林公園、孟良崮戰役紀念碑、孟良崮戰役紀念館等。垛莊鎮相關干部向實踐隊員介紹,作為沂蒙精神重要發源地,垛莊鎮努力做好紅色資源開發利用,“首先要找準每個片區的中心和重心,在孟良崮鄉村振興示范區,中心和重心無疑是孟良崮戰役遺址。”垛莊鎮抓住孟良崮遺址被列入全國100個紅色旅游經典景區的機遇,提升改造孟良崮戰役紀念館,投資建設大型游樂場,打造紅色教育實踐基地,形成了以紅色為主題兼具體驗性、娛樂性的紅色旅游區。在臨沂生活的實踐隊員也表示,幾乎每個臨沂人在高中都來過孟良崮紅色實踐基地接受沂蒙紅色教育。

堅持綠色生態,實現鄉村宜居
孟良崮鄉村振興示范區整體提升工作啟動以來,在縣委、縣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垛莊鎮按照“一年見成效,兩年成樣板”的工作要求,聚焦聚力人民群眾美好生活,建設生態宜居家園。在采訪垛莊鎮黨員干部的過程中,實踐隊員了解到,共包括19個自然村的孟良崮示范區已累計爭取飲水、道路、橋梁、污水處理等項目20余個,實施河道治理、舊村改造、土地整理、五化七改工程等民生項目50余個,累計投入各類資金1.7億,在持續開展“三清、三拆、三整治”活動后終于成就了“村莊美、田園美、庭院美”的現實。“以前大家守著青山綠水干瞪眼,如今不僅自己生活舒服,村民開的農家樂、民宿也是客源不斷。”櫻之崮田園綜合體建設便是堅持綠色生態、合理利用青山資源的典范。

紅綠融合發展,建功鄉村振興
垛莊鎮努力做好紅色資源開發利用,堅持將紅色力量融入綠色發展,打造孟良崮、椿樹溝、馬石莊等多個“紅綠融合”發展樣板區。在垛莊鎮,實踐隊員不僅看到了“苔痕上階綠,草色入簾青”的恬靜村莊,也感受到了紅色精神的源遠流長。實踐隊員通過查找資料了解到,截至目前,垛莊鎮依托紅色資源和綠色生態建成A級景區4家,特色景點13處,省市級美麗鄉村21處,在旅游方面取得了巨大的經濟效益。在參觀孟良崮紀念館時,講解人員指著一個“旗幟·槍”的主題雕塑對實踐隊員說:“槍也是‘搶’的意思,寓意在鄉村振興這場新時代戰役中,垛莊人民要搶先一步、抓住機遇、搶占高地,全力打贏鄉村振興的新孟良崮戰役!”
在這次的實踐探索之旅中,實踐隊員聆聽黨員干部與村民們的真心聲,看到了垛莊鎮的真變化,也發現了孟良崮鄉村振興示范區“紅綠融合發展”實現美好振興的真密碼。在接下來的實踐工作中,實踐隊員將會更深入探尋鄉村振興中特色產業的發展,堅持實地實踐,為鄉村振興貢獻新時代大學生的青春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