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新媒體的發展和網絡技術的進步,網絡媒體在帶來生活便利和發展機遇的同時,也讓詐騙具有廣泛性、多元性、隱秘性、危害大、影響廣等特點。尤其是近年來,電信網絡詐騙已成為發展最快的刑事犯罪,侵害了人民群眾的財產安全和合法權益,影響了社會和諧穩定,降低了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人民群眾對此深惡痛絕。網絡貸款詐騙、兼職刷單詐騙、虛假購物冒充客服詐騙和“殺豬盤”詐騙,是當前最為常見、危害最大、影響最廣的詐騙類型。為此,實踐隊員來到了濰坊市臨朐縣商場超市、居民小區、沿街門店等地,向居民群眾發放宣傳資料進行調研,通過走訪調查和問卷調查的方式,研究特定人群特別是老年群體對詐騙的防范意識情況。實踐隊員前往農村,隨機對路上的行人進行走訪調查和發放調查問卷,并宣傳防范當今新型的詐騙手段和方法,針對某些老年人不識字或理解力差的情況,實踐隊員提出創新模式,宣傳到位的建議。
緊跟時代發展,線上線下全面覆蓋
為切實宣傳各類詐騙方式,實踐隊以詐騙分子對不同對象的詐騙方式包括但不限于電信詐騙、網絡詐騙、線下詐騙或其他詐騙方式作為調查重點,其中涉及金融,保險,人身安全等多個方面。根據調查反饋,老年群體是最容易受騙群體,因為老年人普遍對詐騙分子的防范心理低,容易相信詐騙分子的“承諾”和“保證”,并且缺少經驗和認識,身邊的人也很難及時對老人做出指引和糾正,而且老年人通常有喜歡占便宜的心理,騙子往往就是借助這一心理,用一點薄利引誘老人上鉤。綜合調查結果,實踐隊員發現,防詐反詐宣傳還需更深入、更廣泛地推廣。通過線上線下結合,強化宣傳效果,線下強化社會面宣傳,精心擬定宣傳標語,發動社區、企業、鎮直部門電子顯示屏滾動播出,營造濃厚的戶外宣傳氛圍。線上用好微信公眾號、微信群等多種形式,開展密集宣傳,持續推送防養老詐騙宣傳知識,擴大宣傳覆蓋面。
創新宣傳模式,走進群眾心中
將社區活動與防詐宣傳有機結合,社區民警、鎮村工作人員與群眾面對面溝通,對前來采集核酸的居民講解防養老詐騙知識,發放反詐傳單,提升群眾對養老詐騙的自防意識和能力。同時,采用入戶走訪與召開講座相結合的形式開展精準宣傳,以精簡而質樸的語言引導廣大老年群眾自覺抵制高利息投資等誘惑,護住老年人的養老錢、保命錢。
另外,實踐隊員發現,尤其是針對特殊人群的宣傳更應該全面,深入。要堅持打防管控并舉、防范為先,發動集群戰役,構筑起嚴密防詐墻,守護好老百姓的錢袋子。
通過本次實踐,實踐團隊成員深入發現了普通民眾對詐騙的防范意識及應對舉措、某些群體在防詐上的不足,以及防詐反詐宣傳上的問題,為防范打擊詐騙分子,維護社會公平正義提供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