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些年來,鄉村振興戰略成為國家關注的重點,有關鄉村振興的政策不斷出臺,包括產業振興政策、農村土地政策、農村金融政策等。這些政策的出現充分說明了國家對于鄉村振興的注重,對此,實踐隊員們緊跟黨的腳步,對農村人居環境開展調研。7月17日,曲阜師范大學“青年星帆實踐隊”開展了以“和美鄉村建設背景下農村人居環境協同治理探析——基于山東省多個村莊的調查”為主題的線上會議。在會議中,隊長帶領實踐隊員了解國家相關政策、分享宣傳渠道、安排隊員分工等多項工作。這次會議,打響了實踐第一槍,“青年星帆實踐隊”的調研工作就此展開。
了解真實情況,獲取相關數據
為了能夠得到更多的數據,實踐隊員們決定精簡關鍵問題,走近村民,在交流中獲得更多相關信息。在開展調研前,實踐隊員們經過多次探討、篩選、整合,確定了調查問卷應該包含的問題,并以調查問卷中的問題為主開展調研。在調研過程中,實踐隊員考慮到村莊中村民文化程度不一,對問卷問題理解有一定困難,于是實踐隊員們決定讓自己充當“筆”:采用與村民聊天了解相關內容并最終填寫問卷的方式。這項工作的開展需要實踐隊員有一定的人際交流能力,對由于學業長期不在村中的實踐隊員有一定困難,令人高興的是實踐隊員們都克服了此次困難。實踐隊員們除了向村民獲取信息填寫調查問卷之外,還會親身走訪村委會,閱讀宣傳欄,了解相關宣傳內容。正因如此,實踐隊員獲取的數據有更高的真實性、可靠性。
走進居民生活,關注細枝末節
作為實踐隊員,一定要貼近群眾,從群眾中獲取信息,但是不可避免的是:來自群眾記憶的信息與現實會存在一定的偏差。為了減弱這種偏差帶來的影響,實踐隊員們選擇親身觀察村莊,抓住細節。山東省聊城市楚家村,作為一個比較大的村落,對人居環境的建設自然是比較關注的。在此村中,近幾年不僅僅增加了“街邊垃圾桶”、修建了排污水渠道,而且還關注村民的人文生活方面,修建健身器材。這些舉措,都是實實在在看得見的。村中為了建設良好的人居環境,還注重對村民個人家庭環境的建設,為此設置了“最美庭院獎”。被評為“最美庭院家庭”將會得到一張標志牌,用于掛在門外,這項獎沒有其他獎勵,但是這份榮譽也讓很多村民開始注重自己庭院、門口的環境,大大改善了村莊面貌。
十九大提出“鄉村振興戰略”,二十大提出“宜居宜業和美鄉村建設”,黨和國家從來都沒有忽視農村的重要性。我國是一個農業大國,所以注重農村的發展狀況對于我國來說至關重要。近些年來,國家提出不少政策,但是推動發展的不是政策的出臺,而是政策的實施,開展對農村人居環境建設情況的調研恰好可以反映這點:實踐隊員調研的不是幾個村莊,是透過村莊看中國農村現狀;觀察的也不僅是農村環境,更是對相關政策合理性的檢驗。
此次農村人居環境調研將以每個實踐隊員為中心向周邊擴散展開,調研不僅有利于實踐隊員,還能夠幫助涉及到的村莊。通過調研,實踐隊員了解了更多關于自己村莊信息,而村民在了解后也更加關注自己村莊的環境,無形中促進了本村農村人居環境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