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次調研的小區是個舊小區,外部有商鋪。其中一家新裝修的生鮮超市引人注目,主要經營新鮮果蔬,兼售部分熟食等產品。我觀察發現客流量小,顧客多集中在蔬菜區。與店主交談得知,蔬菜大部分為近郊大棚種植,部分從稍遠處運送,保證新鮮度。生鮮超市的設立為居民提供了便利,店主大約每兩天進貨一次。此事例反映出人們的飲食習慣正逐漸多元化,對蔬菜的需求也在不斷增長。
隨后,走進小區內部,發現年輕人大部分已外出工作,留下來的主要是兒童和鍛煉的老人。在一棟樓的一號房間,我遇到了一位和藹可親的老奶奶。起初她對本人的來意有所疑慮,在解釋清楚后,她欣然接受了采訪。交談中了解到,她的孫子也在大學就讀,并參與社會實踐活動,因此對這類活動有一定了解。老奶奶思想開明,對新興事物有一定認知,對大食物觀也有所了解,并在日常生活中注重健康營養的飲食。由于家中年輕人忙于工作,她負責為家人烹飪,因此在食物采購方面具有重要決策權。她偏好素食,但亦注重葷素搭配,“民以食為天,作為家庭主廚,要為家人的健康著想。”

圖為實踐隊員對老奶奶進行入采訪。中國青年網通訊員 魏語濤 供圖
老奶奶的話讓我深感贊同,的確,飲食不僅關乎人們的日常生活,更關系到身體健康和家庭幸福。在訪談中,我還了解到她對于飲食安全的關注,她表示會選擇新鮮、無農藥殘留的食材,并在烹飪過程中盡量保留食物的原汁原味,減少油鹽糖的攝入。這正是一種全面、健康的飲食觀念。當我問及他從何處進行新鮮蔬菜的購買時,正如超市老板所說,老人家主要去小區外的那家生鮮超市。
隨后,我又采訪了一些小區的居民,發現他們對飲食觀念的認識各有不同。一部分人非常注重營養搭配,會定期購買蔬菜、水果和堅果等,以保證身體所需的各類營養物質;而另一部分人則更注重口感和喜好,往往會偏愛高脂、高糖的食物,但也會盡量保證每周有幾次健康飲食。

圖為實踐隊員對阿姨進行采訪。中國青年網通訊員 魏語濤 供圖
在鄉村振興戰略推動下,鄉村民眾生活水平在逐漸提高,飲食觀念也在變化,更注重健康、營養、安全。這有助于預防慢性疾病,提高全民健康水平。但也有過度攝入高脂、高糖食物的現象,對健康構成威脅。因此,需要普及健康飲食觀念,推廣全面飲食理念。可以邀請營養師開展講座,在社區設立宣傳欄,定期發布健康知識。
同時,我們應該著重培養新一代的飲食觀念。學校教育應加入飲食健康教育,幫助學生從小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從而預防慢性疾病。此外,家庭、社區等各方也應共同努力,營造健康飲食氛圍,提高人們對飲食健康的認識。我們身為新時代的大好青年,也有義務對國家的政策進行宣傳與實施,為健康飲食做出自己的貢獻。(通訊員 魏語濤)

圖為實踐隊員合照。中國青年網通訊員 劉晗悅 供圖